治法:清热化痰,宁心安神
初诊方药:.11.09二诊:服药后头痛减轻,无心悸、气短,纳眠一般,二便正常,舌质红,苔*腻,脉沉细。处理:11月02日方加龙骨20g,牡蛎20g,炙远志10g。配方颗粒,9剂,水冲服,日一剂。.11.20三诊:服药后病情明显好转,头痛减轻,颈肩部疼痛,纳眠可,二便调,舌质红,苔薄白,脉沉细。
处理:11月19日方加炒白芍15g,威灵仙15g。配方颗粒,15剂,水冲服,日一剂。
按语:心悸一证首次记载于《金匮要略》和《伤寒论》,称为“惊悸”、“心动悸”、“心下悸”、“心中悸”,心悸发病的原因有很多种,体弱劳倦,情志不遂,饮食不节等最为常见。本案患者中年女性,情绪不佳,且有心悸不安、胸闷气短,夜寐难安等临床症状,舌质暗红,苔*腻,脉沉弦。综合判断其为痰火扰心型心悸,方用*连温胆汤加减,方中*连苦、寒,有清热燥湿,泻火解*的功效,可清心火;半夏辛、温,有燥湿化痰的功效,合用可增清热化痰的功效。陈皮可理气化痰,健脾燥湿;竹茹清热化痰;枳壳理气降逆化痰;茯苓、茯神可健脾渗湿,宁心安神;肉桂与*连相配,可交通心肾、加合欢皮、炒酸枣仁、首乌藤共同安神助眠;栀子清心降火;丹参活血清心;甘草调和诸药。二诊时心悸、气短消失,但睡眠不佳,故给予对症加减治疗。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