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乌藤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补中益气汤加减内伤发热
TUhjnbcbe - 2021/10/21 2:42:00

郁某,女,31岁,门诊患者。

初诊

反复低热7天。

患者自述7天前因肠胃炎呕吐后导致低热,热势范围为37-38摄氏度,伴有口干、口渴,医院诊治,服用退烧药物后热势趋于正常,但日后反复发作,劳累时症状加重,平素有乏力、怕冷的症状,纳眠差,二便调,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综合脉症,四诊合参,本病当属祖国医学“内伤发热”范畴,证属气虚发热型,当以益气健脾,甘温除热为治疗原则,予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整方如下:

*芪30克*参30克白术6克茯苓9克

当归15克木香9克柴胡6克升麻6克

熟附子15克知母15克炙甘草6克

7剂,免煎颗粒,日1剂,开水冲服,分早晚两次温服。

复诊

二诊:患者自述服药后低热症状消退,口干缓解,乏力、怕冷减轻,纳眠差,二便调,舌淡苔白,脉弱。嘱上方加生龙骨、生牡蛎各30克,代赭石20克,继服7剂。

三诊:患者自述发热、口干症状消失,乏力、怕冷明显缓解,纳眠可,二便调。

按语

内伤发热是指以内伤为病因,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阴、阳失衡为基本病机,以发热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内伤发热的基本病机是气血阴阳亏虚,脏腑功能失调;发热的病理性质可归为虚、实两大类。患者呕吐后导致气血津液受损,体质虚弱,劳累后症状加重、平素乏力为气虚的表现,当以补中益气汤加减益气健脾,甘温除热。

本方中重用*芪,味甘微温,入肺脾经,补中益气,升阳固表;配伍*参、炙甘草,甘温补中,补气健脾之功更著;白术健脾益气,助脾运化;茯苓健脾渗湿,利水消肿;血为气之母,气虚日久,营血亦亏,故用当归养血和营;木香行气止痛,调中导滞;柴胡、升麻轻清升散,协助益气药以升提下陷之中气;熟附子补火助阳,散寒止痛;二诊患者仍有眠差,故加用生龙骨、生牡蛎、代赭石以增强全方平肝潜阳,重镇安神的功效。

泉泰书院的系列图书,将临床的事、教学的事、科研的事娓娓道来,并且融入了亲情、友情、师生情、医患情……

坐诊时间:每周二上午

坐诊地点:山东中医院国医堂2诊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补中益气汤加减内伤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