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3月2日,集度汽车公司成立,到现在刚好满3个月。
6月1日,集度开了公司成立以来的第一个发布会,公司CEO夏一平和媒体们聊了聊造车的新进展。
而针对明年4月份将在北京车展亮相的首款概念量产车,集度这次还只是揭开了幕布小小的一角。
更多悬念,将留到今年10月份集度汽车品牌正式的发布会,以及明年4月的北京车展。
总体来说,集度的第一款车,刚刚敲定了外观和内饰的选型方向,进入到了3D模型和油泥模型的开发阶段。
预计到明年北京车展,这款车将接近90%的量产状态,最快可能在明年接受预定。
现在可以确定的是,集度的第一款车售价不会低于20万元。
目前,集度正在北京和上海两地进行新车的开发,上海团队偏向整车,北京团队偏向软件。
两地的团队规模加起来已经超过人,再加上未来1-2个月将入职的人员,公司将超过人。
集度将在今年底达到人的团队规模。
夏一平把团队高速增长、项目快速推进的过程称为「开着飞机修飞机」。
1
三个月团队超人
核心团队将在10月亮相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是夏一平对现在团队建设状态的描述。
这意味着核心的产品、研发、采购、工程、质量等关键模块人员都已经到位。但造车涉及的环节众多,多人的团队摊到各个模块上,资源是高度紧张的。
夏一平之前已经透露,到今年底整个公司会扩张到人左右的规模。所以从我们感知到的范围,整个集度现在上上下下都在大规模地招人。
目前多人的团队,主要分布在上海和北京两地,背景来自3个方向:传统主机厂、新势力,以及互联网和消费电子背景。
按地域划分,上海团队目前更加偏向整车和硬件,北京团队更加偏向软件、HMI和云服务。
集度的新车,将整合百度的AI技术与吉利的整车架构SEA浩瀚架构的底子。所以这个阶段集度团队也经常要到吉利汽车研究院所在的宁波杭州湾出差。
集度会基于SEA架构向吉利进行一定程度的定制,吉利会协助集度进行车型的开发,这个阶段集度更多的工作是产品定义。
集度的下一个节点是今年的10月。10月份集度汽车的品牌会正式亮相,这个品牌我理解大概是相当于过去车和家和理想之间的关系。随着汽车品牌亮相,我们到时候也将看到集度的核心团队,这支团队将带领集度汽车的走向。
2
新车最快在明年可接受预定
L4自动驾驶是重头戏
首先,集度的第一款车肯定不是一款20万以下的车,这点夏一平在现场讲得很明确。
因为智能化成本是很高的。
换一句话说,如果在电动化、智能化的基础上,想要把车价做下来,可能会在其他方面所有牺牲。这点,集度选择了与蔚来、理想接近的策略,而不是小鹏和威马的路线。
我们问过理想一个类似的问题:为什么理想ONE之后的下一款车是一款更大、更贵的车?
答案是,因为理想想要做一款更好的车,用上更好的技术,自然要卖得更贵。
针对集度的车型定位,夏一平提到了一个词「YoungPremium」,翻译过来叫面向年轻人的高端品牌;更简单一点,叫「轻奢」。
集度希望第一款车是年轻人喜欢的,同时要兼顾到女性用户的需求,因为现在的购车数据显示,电动车的消费者很大部分是女性。
兼顾女性需求,目前各家车企做法各有不同。
比如保时捷Taycan吸引女性用户靠车身颜色(冰梅粉),蔚来有女王座驾这样的设计,长城欧拉靠的是可爱颜值,以及好用的自动泊车功能,也是经常被提及的「关爱女性用户」的一个功能点。
夏一平认为,未来汽车演进的三部曲——电动化、智能化和无人化。各家车企在电动化上的差距会越来越小,比如3秒、3.5秒、4秒的加速度,用户能感知到的差异是很小的。
换句话说,集度不认为电动化的基础能力是一个问题,因为有吉利的SEA浩瀚架构作为底子。
在素质相当不错的SEA架构的底子上,目前集度正在与吉利合作开发智能化的技术平台JiDuEvolvingTechnology,简称「JET」。
集度也正基于SOA(Service-OrientedArchitecture),来实现技术平台与车辆底层硬件的解耦。
夏一平认为,未来汽车的竞争不是电动化性能的比拼,而是像手机一样比拼智能技术生态。那如何形成智能技术生态?这就需要像iPhone一样,在手机硬件与应用之间形成一个操作系统与若干的工具链。
JET的角色也是这样一层中间的操作系统,基于操作系统,开发者不需要深入底层硬件,就能实现车载应用的开发。
在集度的JET之上,由Apollo提供技术,集度来定义功能的L4级的自动驾驶可能是最重头的应用之一。
夏一平认为,这会和现在市面上的L2++的功能有很大的差别,包括在用户体验上、在车辆保险上等等。
集度汽车整体的产品设计取向是:机器人化、情感化/人性化和未来科技感。AI与机器人是集度在产品上经常提到的关键词。
百度本身有不错的AI技术,集度当前的另一大重心是将百度的技术以合适的人机界面和产品形态提供给用户,集度因此也招了一些智能机器人交互方面的产品经理。
3
集度、Apollo、吉利,铁三角如何落地?
北京、上海和宁波的杭州湾是集度造车的三角。
可以简单理解为,百度提供包括自动驾驶在内的AI技术,吉利提供汽车的底子,集度来做集成和产品定义,最后交给吉利生产。
虽然以L4自动驾驶技术作为重要卖点,但集度不会再建设大规模的自动驾驶研发团队。在智能驾驶、智能座舱上,百度Apollo都有成熟方案。
夏一平在现场介绍了,Apollo会分别提供:超算平台、算法、高精地图、智能驾云;和硬件、DuerOS、语音技术、应用生态以及人机共驾地图。
这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今年随着集度成立,百度Apollo也在进行大规模的招聘。据说Apollo今年将扩招0人规模,为集度等车企量产提供弹药。
吉利方面,夏一平说,选择浩瀚架构主要是因为后者具备「开放架构、超高带宽、柔性可扩展」。
吉利是国内第一家大规模投入模块化架构研发的车企。
CMA架构研发花了亿元、SEA架构研发花了亿元。模块化架构的研发不仅是资金问题,还有时间投入,CMA研发是4年,SEA研发是5年。
在百度负责Apollo的集团资深副总裁李震宇也说过,模块化架构开发需要百亿级投入,自动驾驶系统从开发到成熟也需要一两百亿的投入。
百度+吉利的联盟,建立了一个高门槛。
模块化架构的特点,是在零部件共用的基础上,依然保留了很强的扩展性。
以CMA架构为例,CMA上诞生了吉利星越、几乎领克全系的车型以及极星1/2等不同定位不同调性的车型。
所以虽然现在极氪发布了,业界有评论认为:「吉利把子弹都打出来了」,集度还是有牌可打的。
由于采用了SEA架构,集度很自然也会与吉利共用一部分的零部件。现阶段,集度不会完全自建供应链,供应链的选型和品控上将借用一部分吉利的优势资源。第一款车的生产,也将在吉利工厂进行。
集度最早将在年交付第一款量产车,之后每年将有1款新车上市。
目前看,在年的时间点,在消费级市场,还没有车企有量产搭载L4级功能车型的计划。即便在出行市场,Cruise和ZOOX在已有L4车型的基础上,也还没有明确的量产计划。那么明年的4月,你觉得集度的第一款具备L4级自动驾驶能力的AI机器人能够重新定义汽车这个品类吗?
新造车最佳爆款车刚刚改款了:贵了1万块,用上国产芯,理想车主9月喜提NOA
全球激光雷达第一股Q1财报:Luminar组建中国团队,量产订单已超13亿美金
华为告诉你,HI版车型为什么敢卖40万以上?
▼点击阅读原文,收看「汽车之心·行家说」往期回放。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