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7月9日早出发,在江苏吴江盛泽小镇落脚,盛泽誉为中国丝绸之都,在当地有吴总早年的旧交,当然也是我们榆林人,在盛泽做丝绸生意,樊总很是热情好客,他给手下交代生意后,主动提出由他带领大家参观,也不必担心绕路。先是走了一家印染厂,后去吴江化纤织造厂,江苏博雅达纺织公司纤尘无染十分整洁干净,杭州桐乡市濮院镇每家每户是小加工厂,在濮院市场走了一圈,真的被当地的衣服的价格低廉而震惊,一件在内地可以卖到上千元的衣服,那里只卖多,衣服堆山,件件都很实惠,大家都忍不住抢购了些。到濮院时,已经下起了小雨,南方的小雨,细雨绵绵,柔情蜜意,即使是大雨,也不会持续很长时间,只是说雨就雨,如同小孩子的脸,说翻脸就翻脸,来的快,去的也快,感觉没什么大碍,大家索性都不撑伞,漫步雨中也是一种享受。全然不同于北方的雨,北方的雨,小雨冰凉,大雨磅礴挥洒,一泻千里,持续时间久,但是晴天居多,南方的阴天居多,太阳不是很烈,可能我刚好赶上了南方梅雨季节,空气湿润宜人,雨并没有影响行程,反而降温不少,我出差的半月里,所到的地方多数温度都没有榆林温度高,很是庆幸。皮肤也改善不少,可惜回到榆林,估计又要变差了。
浙江海宁市——中国皮革城,我们到皮革城逛了一圈,可惜到的时间太迟,人家又下班早,我们只逛了20分钟就关门了,大家都收获不小,买皮箱、皮包、皮手套等,物美价廉,可惜我囊中羞涩,又不知道行情,里面要价很高,成交价很低,出来才知道,后悔自己没有跟着大部队走,至少还能有点收获。
7月10日,到浙江绍兴轻纺城——柯桥工业园参观了好几个市场,可能没走对地方,这些市场都是新办市场,有的还处于装修阶段。再走一段路程,就真的是柯桥轻纺城市场了,市场有些乱,但是物品繁多,到处是丝绸布匹,该处的货物都是大量外运的,不单件卖,处处有商机。
当天上午结束所有的考察行程,13:00由旅游团带队到鲁迅故居游玩。
自从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一课,“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螯,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我心里千百次的想象着鲁迅笔下的居住地该是怎样的神奇美丽,去了感觉大失所望,百草园只是一个不到20见方大的院落,菜园占了一半空间,皂荚树和桑葚树倒是有,一口小石井在皂荚树旁,泥墙只有2、3米的样子,什么斑蝥,蟋蟀的浅吟低唱,在我看来没有一点趣味可言,小小的地方竟然给了鲁迅童年无限的乐趣。鲁迅故居的门口立有寿镜吾先生和他等三人的雕塑,进去分别有会客厅挂有鲁迅祖父的挂像,少年闰土所在的小房,鲁迅上课的教室空间很小、桌椅层次不齐、也没看到刻有早字的课桌、只是墙上挂了一张写有早字的画,祭祀的房子、《祝福》里过年过节景象祥林嫂的悲剧微缩影,在往里走就是卧室,书房,七星灶房,百草园,出了百草园是一座小桥,有小渔船停在那里,有条小河但是环境不是很好,过桥后走不远就有一座小戏院,唱的很好,就是没时间观看,再走就有孔乙己的雕塑,进去却是一家商店,匆匆走了一圈,那天天很热,唯一感觉人很多,卖扇子的人多。大家都热的受不住,纷纷买了扇子来扇。
下午休息到位,闲来无事,大家纷纷建议到太湖游玩,雇出租在前方带路,我们的车随后,出来时间有点晚,我们坐船在湖上游览一圈,又在沿着湖边转了转,同行大多是老人,不愿多走路,我又怕脱离团队,结果只是在湖边转了半圈就停下了等大家回来,很快聚齐返回。太湖很美,我们的吴总说:“每次看青岛大连的大海和太湖,都会让他激动万分,太湖远比西湖要有情调的多”。的确,太湖很美,风景如画,很诗意,而且很静谧,很清爽,环境优雅。
7月11日,由旅行团带队游玩西湖,我的兴致不是很高,尽管心里有千百次盼着能来西湖观览,可是真正到了西湖,全然不是那样,人很多,尽管不是礼拜天,人头攒动,人山人海,除了拥挤还是拥挤,车没有停车位,带队的人也不是很乐意我们到处逛,天很热,汗流浃背,啥心情都没有了。而且还是坐船游西湖,全然没有在太湖时的新鲜劲,我们都坐到了船尾,幸好大家照相的兴致很高,与雷峰塔合影,远山,近水,西湖上的风景照出来的照片还是很不错的,照了那么多的像,唯有在西湖上我和陈总的合影是最好的一张,高科长更是逗人,大伞小伞错落,搞逗的动作层出不群,现在想来还是历历在目。
西湖坐车不远就来到了灵隐寺,所谓的灵隐寺是济公所在圣地,地如其名,人杰地灵,隐秘如入仙境,林荫遮盖,树木葱茏,依山傍水,溪流清澈,山峦碧翠,尽管外边的气温很高,可是走进灵隐寺一点都感觉不来热,反而很凉爽,先是林荫蔽日,再走就是山峦形成的山洞,古树枝根错节,煞是好看,一段山洞一段露天,山洞形态各异,再走,来到一个岔路口,一边是宽阔的大路,一边是沿山脚在小溪水边开辟的小道,因为要赶路,小路因地势低,溪水漫上,还有暗石藏于其中,多数人都是上了年龄的老人,我们只能舍小径走大道了,很是觉得可惜,可是没办法,看着对面嬉戏游玩的游客,一边小心翼翼,一边打闹,还可以近距离的感受山腰上雕塑的神像,远观都能感觉来秀灵之气,大大小小的雕塑或在半山腰,或略高些,或稍低些,神态各异,大小不一,高低起伏的溪涧,更给小溪赋予动态,藏灰色的石头、清澈见底的水流,都让我忍不住想靠近。走近灵隐寺庙堂里,有各方神圣,我也不认识,在各个神殿穿梭一圈,最后才走到了济公所在的庙堂,跪拜的人很多,我十指相扣,在每一个神仙面前为我祈福,希望我可以幸福,希望他可以对我好一点。呵呵呵,据说神仙们都是很灵的哦!继续往上走,有一块很大的黑底刻镀金字的黑板,许多人抱着小孩或大人爬在哪里,摸那些字,起初我并不明白就里,后来才知道人们是在为自己祈福,每摸一个字就代表一个含义,有的人摸“利”字,有的人摸“名”字,有的人摸“吉”字,我们一起的人摸“鱼”字,期望年年有余,我去摸时,够不着,只是摸了个鱼尾巴,他们要扶我上去,我拒绝了,有余就行了,我又不是很较真的人,呵呵呵。再上山,有一块足有7、8米长的壁雕,看不懂是什么,只是深深被工匠的手艺所折服,壁雕两旁有四块匾,我只拍下其中3幅与君共享。
第二层是展览馆,各朝各代的古器皿,古书,古藏,文字,琳琅满目,可惜时间太紧,我都没时间一一仔细察看,只是走马观花,结果是收获甚微,到了第三层藏经阁的时候,大家都纷纷往下退,只有很少一部分人上藏经阁了,我在下边等待大家的时候很是后悔没有上去看看究竟,日后还不知何时才会有机会再来,哎,二次参观该地的人都为我叹惜,他们也说不看真的很可惜,他们说学习文学的人,在这里可以学到很多东西,文化底蕴很深的,或许我真的如某人所说不懂什么是文化底蕴,然而这里的每一块石头,每一条道路,每一块文字,每一个角落处处是文化的载体,我没能尽收眼底,这一去,真的不知何日才能再次造访,10年后,还是20年后......我思绪万千。往回走的路上,我还是忍不住跑到溪水前,索性站进水里洗湿了脚丫子,趿拉着鞋,一路小跑着追赶大部队,也有和我一样好奇的人,他们在往回返的路上,选择走了第二条路,小溪涧路,一个山洞,据说是“一线天”山洞,站在洞的某个角落,洞顶有一条线,可以看到天像一条线,因此得名。有一山洞有一座佛,其手甚是光滑,所有路过的人,男摸佛左手女摸右手,然后把摸来的福气装进口袋里,说可以带来财运,我姑且试了试。参观完毕此地,正午已过,饥饿难耐,虽说饭馆饭菜难咽,亦是一扫而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