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乌藤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缓解失眠中医有ldquo绝招rdq
TUhjnbcbe - 2021/8/18 5:44:00
医院订阅哦!

睡眠是人类生活最基本的需求。睡眠的质量影响生命质量,睡眠障碍及相关疾患已有87种之多,与脑功能异常、心理障碍、躯体功能紊乱及多种其他疾病之间有密切关系。说明失眠可以是一个独立的病,就是不眠。也可以是继发病,如焦虑、抑郁,还有老年性痴呆、精神病等,这些病跟失眠有很大的关联性。

临床当中失眠有很多的分类,如果按时间长短分,4周以内叫短暂性失眠,是临时性的,多由某一件事情引起;超过4周叫慢性失眠。按照失眠的类型分,有起始性失眠、间断性失眠、终点性失眠。顾名思义,起始性的失眠就是入睡困难;间断性的失眠是翻来覆去,睡了又醒、醒了又睡;终点性失眠是醒了以后再睡不着了。间断性的失眠多与脑血管病、血压有关,起始性失眠则跟焦虑、紧张、恐惧有关系,不同的表现则原因是不同的。

1

中医治疗失眠的证

中医治疗失眠一直以脏腑辨证为纲,辨证施治为主导方法。

大体可归为“心不藏神”,包括心血失养(天王补心丹、柏子养心丸)、心火上炎(*连阿胶汤)、心肾不交(交泰丸)、心脾两虚(归脾汤)等;“肝不藏*”包括虚劳虚烦(酸枣仁汤)、肝火上炎(龙胆泻肝汤)、肝气郁结(逍遥散)、胆经痰热(加味温胆汤)。《类证治裁》中讲了“五不眠”,“一曰气虚,一曰阴虚,一曰痰滞,一曰水停,一曰胃不和。”李中梓把失眠归纳为这五个证型。

2

中医治疗失眠的病机

现代睡眠医学提出人体存在睡眠与觉醒机制,睡眠与觉醒是兴奋与抑制的调节过程,中医学认为阳为昼、阳主动,阴为夜、阴主静,随着阴阳之气的盛衰出入循行,使动静之间相互制约着这种平衡。再看失眠的病理,失眠主要是入睡障碍或睡眠维持障碍,总体病机是“阴阳失交,营卫失和”,围绕这一主要病机组方施治就能抓住要领。针对阴阳失交的病机特点是以交会阴阳为组方。

王琦教授曾治一失眠多年的患者,该患者长期服用安眠药但效果欠佳。根据营卫失和的理论,白天给他服用丹参、五味子使他振奋,晚上让他服交合阴阳的中药则自然睡觉。而临床上大家习惯性的思维是你不睡觉就给你安眠,一安眠,白天也没精神,晚上也睡不好。

治疗“失眠”病,白天振奋阳气、晚上推动阴气运行,能够起到很好的治疗作用。

3

失眠的用方用药

——紧扣病机,主病主方

交合安*汤是王琦教授治疗失眠的基础方,还可以加甘松、苦参,将这两味药和交合安*汤组合形成“高枕无忧汤”,甘松开郁镇静安神,苦参清热镇静,两者搭配调肝安*。

另外,临床中还有一些随证加减的几个常用药对。养血安神加丹参和柏子仁、茯苓和远志;镇静安神加生龙骨和生牡砺、磁石和珍珠母;清热除烦加山桅和豆豉、*连和苦参;除痰化浊加茯苓、陈皮、竹茹;疏肝解郁加柴胡和郁金、合欢皮和石菖蒲,虚烦加酸枣仁和首乌藤。

中药治疗睡眠障碍有很大的优势。西药是不吃药就不睡觉,而中药起效慢,但是只要你治好了就不用每天去吃药。所以这个组方的最大特点,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安眠药,而是在调控你的生理机制—睡眠与觉醒机制。

王琦教授常嘱失眠患者于下午4点和夜间9点服药,使药性发挥其最佳疗效。《灵枢·岁露篇》云“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故药物取效的关键在于必须严格按阴阳消长运行规律及人的睡眠一觉醒周期规律来确定服药时间。失眠的产生因为阳不交阴,此二时用药,可调理阴阳,引阳入阴。下午4点为申时,此时天地阳气正在收敛潜降,借天地之势,可令药物能够更好的引阳入阴;另外此时一般为空腹,胃气渐盛,收纳腐熟能力较强,药力集中,所图专一,必能取效。

夜间9点,一般为病人睡前2小时。张志聪:“气至阳则卧起而目张,至阴则休止而目瞑。”睡前2小时以方药助阳渐渐入阴,不让卫气滞行于阳分,阳入于阴则寐,可使患者按期入眠。通过顺时调节阴阳,治疗顽固性失眠,疗效颇佳。这种服药方式与自然界昼夜节律同步,体现了天人相应的思想。

下一篇,我们将会继续为大家介绍王琦教授治疗失眠的几个

1
查看完整版本: 缓解失眠中医有ldquo绝招rd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