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阳气初生,气温转暖,万物生长,百废俱兴。中医认为,肝主春令。《内经》谓春季为“发陈”之季。人与自然息息相应,春季人体阳气升发,故宜养肝为主,饮食当固护初生之阳气。介绍几则养肝药粥,供选用。
■枣皮猪肝粥山茱萸又名山芋肉、药枣、实枣儿、枣皮、肉枣等,系山茱萸科落叶小乔木。山茱萸的成熟干燥果实,去核后即为名贵药材山芋肉。果药入药,为收敛性补血剂及强壮剂;可健胃、补肝肾、治贫血、腰痛、神经及心脏衰弱等症。
用料:枣皮10克,猪肝、大米各克,调味品适量。
做法:将猪肝洗净、切细备用。先取大米加清水适量煮沸后,下猪肝及枣皮,煮至粥成,葱花、食盐调味服食,每日1剂。
功效:可养肝益肾。
■虫草花粥虫草性味甘平,主要功效为保肺肾,补精髓,治肺痨、咳嗽以及肺肾两亏和精血不足诸症,长期以来作为强身补虚的保健药品。
用料:虫草花5克,大米克,白糖适量。
做法:将虫草花洗净备用。取大米淘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文火煮粥,待沸后,调入虫草花、白糖,煮至粥熟即成,每日1剂。
功效:可养肝益肾。
■何首乌粥何首乌(学名:Fallopiamultiflora(Thunb.)Harald.),又名多花蓼、紫乌藤、夜交藤等。产陕西南部、甘肃南部、华东、华中、华南、四川、云南及贵州。其块根入药,可安神、养血、活络,解*(截疟)、消痈;制首乌可补益精血、乌须发、强筋骨、补肝肾,是常见贵细中药材。
用料:制何首乌30克,大米克,大枣5枚,白糖少许。
做法:将首乌择净,放入锅中,用冷水浸泡10~30分钟后,水煎取汁,加大米、大枣同煮为粥,待熟时调入白糖或冰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剂。
功效:可益气养血,滋补肝肾。
■胡麻仁粥胡麻仁甘,平。入肺、脾、肝、肾经。润燥滑肠,滋养肝肾。用于津枯血燥、大便秘结,病后体虚、眩晕乏力等症。
用料:胡麻仁10克,大米克,白糖适量。
做法:将胡麻仁择净,炒香备用。先将大米淘净后,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煮粥,待熟时调入胡麻仁、白糖等,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剂,连续3~5天。
功效:可补肝肾,润五脏,益气血,润肠燥。
■枸杞子粥枸杞子味甘、性平,具有滋阴补血,益精明目等作用。中医常用于治疗因肝肾阴虚或精血不足而引起的头昏、目眩腰膝酸软、阳痿早泄、遗精、白带过多及糖尿病等症。
用料:枸杞子15克,大米克,白糖适量。
做法:将枸杞择净,放入药罐中,浸泡5~10分钟后,加大米煮为稀粥,待熟时调入白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剂。
功效:可补肾益精,滋肝明目。■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