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常怡勇
编辑:寸心
同根
不同用
很多常用中药来自于同一植物或一同动物,它们具有一些共同的药效;但由于入药部位的不同或加工炮制方法不同或采收季节不同,因此其功效也不完全相同,有的有较大偏差,有的甚至出现了相反的药效。
这些中药在应用时不可想当然地认为“同出一物药效必相同或相近”而相互代替,否则不但达不到治疗目的,甚至会引起严重不良作用,延误治疗。
(接上期《涨知识▎本是同根生,功效大相异(上)》)
仙鹤草与鹤草芽
相同点:二者均能杀虫,用于虫证。
偏重点:
仙鹤草长于收敛止血,大凡出血病证,无论寒热虚实,皆可应用,广泛用于全身各部的出血之证。又能止痢、截疟、补虚,用于慢性泻痢、疟疾寒热及脱力劳伤。
鹤草芽作用专一,善驱绦虫,并有泻下作用。
区别点:仙鹤草药用其全草,本草记载其功效甚多,现代主要用于止血。鹤草芽药用其冬芽,功专杀虫,主治绦虫病。
竹茹与竹沥
相同点:二者均能清热化痰,用于肺热咳嗽,咳痰*稠之热痰证。
偏重点:竹茹善清胃热而止呕,主治胃热呕吐。竹沥祛痰力强,治疗热咳痰稠,最有卓效。对于中风痰迷、惊痫癫狂,单用有效。
区别点:竹茹药用其竹杆的中间层,即去掉绿层后刮下的纤维,又名“竹二青”,以治热痰、热呕见长。竹沥系新鲜竹杆经火烤所沥出的液汁,又名“竹油”,清热化痰力强,以治热咳痰稠称著。
鹿茸、鹿角、鹿角胶与鹿角霜
相同点:四者均能补肾阳,益精血,用于肾阳虚衰,精血不足之畏寒肢冷、阳痿早泄、宫冷不孕、小便频数等。
偏重点:
鹿茸力峻,还能强筋骨,用于精血不足、筋骨无力或小儿发育不良、骨软行迟、囟门不合等。调冲任,用于妇女冲任虚寒、崩漏带下。托疮*,用于疮疡久溃不敛、阴疽疮肿内陷不起。
鹿角可作鹿茸之代用品,惟效力较弱。兼活血散瘀消肿,可用治疮疡肿*,瘀血疼痛及腰脊筋骨疼痛等。
鹿角胶功效不如鹿茸之峻猛,但比鹿角为佳。并有良好的止血作用,可用于多种虚寒性出血。
鹿角霜补力最弱。兼能收敛,可用于崩漏、带下、外伤出血、疮疡久不愈合。
区别点:鹿茸为雄鹿头上尚未骨化而带茸毛的幼角,鹿角为雄鹿已骨化的老角,鹿角胶为鹿角煎熬浓缩而成的胶状物,鹿角霜为鹿角熬膏所存残渣。鹿茸力量峻猛,鹿角胶次之,鹿角再次,鹿角霜最弱。
莲子、莲须、莲子心、莲房与荷叶
相同点:来自同一植物莲。
偏重点:
莲子补脾止泻,用于脾虚久泻,食欲不振。益肾固精、止带,用于肾虚遗精滑精、带下。通交心肾而安神,用于心肾不交之心神不安。
莲须固肾涩精,主治遗精、滑精、带下、尿频。
莲房化瘀止血,主治崩漏、尿血、痔疮出血、产后瘀阻、恶露不尽。
莲子心清心安神,涩精止血。主治热入心包,神昏谵语;失眠遗精;血热吐血。
荷叶清暑利湿,升阳止血。主治暑热病证、脾虚泄泻和多种出血证。荷梗利气宽胸,和胃安胎。主治外感暑湿、胸闷不畅、妊娠呕吐、胎动不安。
区别点:莲子药用莲的成熟果实,莲须为莲花中的花蕊,莲房为莲的成熟花托,莲子心为莲子中的青嫩胚芽,荷叶为莲的叶片,荷梗为莲的叶柄及花柄。莲子能补能涩,莲须长于固精,莲房化瘀止血,莲子心清心安神,荷梗利气宽胸。
橘皮与青皮
相同点:二者均能理气,治疗气滞证。
偏重点:
橘皮理气健脾,用于脾胃气滞证。降逆止呕,用于痰湿中阻,胃气不降之呕吐、呃逆。燥湿化痰,为治痰之要药,用于湿痰、寒痰咳嗽。
青皮疏肝破气,用于肝郁气滞证。消积化滞,用于食积腹痛。
区别点:橘皮药用其成熟果实的果皮,青皮药用其幼果或未成熟果实的果皮。陈皮力缓,偏于行气,功在脾胃;青皮力猛,偏于破气,功在肝胆。
金银花与忍冬藤
相同点:二者均能清热解*,用于痈肿疮*。
偏重点:金银花又长于疏散风热,主治外感风热,温病初起。入血分能凉血解*止痢,用治热*血痢。忍冬藤长于清经络中风湿热邪而止痛,尤善治热痹。
区别点:金银花药用其花蕾,忍冬藤药用其茎叶。金银花偏于清表里之热邪,忍冬藤偏于清经络中风湿热邪。
何首乌与夜交藤
相同点:二者均能补养阴血,用于阴血亏虚之证。
偏重点:
何首乌制用长于补益精血,且不寒、不燥、不膩,为滋补良药。用于肝肾不足,精血亏虚之证。尤善乌须发,治疗须发早白。生用能解*,截疟,润肠,用于久疟、痈疽瘰疬、肠燥便秘等。
夜交藤长于养心安神,为滋养性安神药,主治阴血亏虚之心神不宁,失眠多梦。又能祛风通络,用于风湿痹痛。
区别点:何首乌药用其块根,夜交藤药用其藤茎。何首乌偏于补益精血,尤善乌须发;夜交藤偏于养心安神,兼能补养阴血。
大腹皮与槟榔
相同点:二者均能行气、利水,用于食积气滞,腹胀便秘、泻痢后重及水肿,脚气肿痛。
偏重点:大腹皮行气宽中、利水消肿,用于脾胃气滞,脘腹胀满及皮肤水肿。槟榔长于杀虫,可用于多种肠道寄生虫病,尤善驱杀绦虫。又能截疟,治疗疟疾。
区别点:大腹皮药用其果皮,槟榔药用其成熟的果实。大腹皮偏于行气、利水;槟榔长于杀虫、截疟。
侧柏叶与柏子仁
相同点:二者来自同一植物侧柏。
偏重点:
侧柏叶善清血热,兼能收敛止血,为治各种出血病证之要药,尤以血热者为宜。化痰止咳,用于肺热咳嗽。生发乌发,用于血热脱发、须发早白。
柏子仁养心安神,用于心阴不足、心血亏虚之心神不安。润肠通便,用于肠燥便秘。
区别点:侧柏叶药用其嫩枝及叶,柏子仁药用其种仁。侧柏叶以凉血止血为主,柏子仁以养心安神为优。
马兜铃与青木香
相同点:二者均能清热,治疗热证。
偏重点:
马兜铃长于清肺化痰、止咳平喘,用于热郁于肺,肺失肃降,发为咳嗽痰喘者最宜。又能清除大肠积热而治痔疮肿痛或出血。
青木香长于行气止痛,用于肝胃气滞的胸胁胀痛、脘腹疼痛兼热者最宜。解*消肿,以治疔疮肿*、皮肤湿疮、*蛇咬伤为宜。
区别点:马兜铃药用其果实,以清肺肠之热见长;青木香药用其根,以行肝胃滞气为好。
葛根与葛花
相同点:二者来自同一植物葛。
偏重点:
葛根功能解肌退热,对于表证发热,无论风寒与风热,均可选用。长于缓解外邪郁阻、经气不利、筋脉失养所致的颈背强痛,故对表证兼有项背强痛者尤宜。透疹,用于麻疹不透。生津止渴,用于热病口渴、消渴证。能鼓舞脾胃清阳之气上升而奏止泻痢之效,主治脾虚泄泻,通过配伍,也可于湿热泻痢。
葛花功能解酒醒脾,主要用于饮酒过度,头痛、头昏、烦渴、呕吐等。
区别点:葛根药用其根,葛花药用其未开放的花蕾。葛根解表、透疹、生津、升阳止泻;葛花多用于解酒。
益母草与茺蔚子
相同点:二者均能活血调经,用于血滞经闭、痛经、经行不畅、产后恶露不尽、瘀滞腹痛。
偏重点:
益母草活血调经力优,为妇产科要药,故名“益母”之名。兼能利水消肿、清热解*,用于水肿、小便不利及疮痈肿*。
茺蔚子长于凉肝明目,用于肝热头痛、目赤肿痛。
区别点:益母草药用其全草,茺蔚子药用其果实。益母草长于活血调经,妇产科多用;茺蔚子偏于凉肝明目,眼科多用。
原创授权服务请联系--或者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