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中国天津自贸区”可以获得更多资讯
年上半年,天津滨海新区经济运行稳中有增,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0.8%。滨海新区各个功能区结合自身的区域优势和重点产业,使得滨海新区经济发展呈现一枝藤上多面开花,齐心协力拉动新区经济增长。开发区:“两车三化一药”等重大项目进展顺利
开发区重大项目一直以来备受
围绕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定位,滨海高新区将对接《中国制造》放到了重头戏的位置,并着手布局重大产业创新平台,启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创新中心建设。年上半年,滨海高新区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家,总量达家,占全市11%;新增小巨人企业51家,总量达家,占全市10%;国家高企总量家,占全市30%;储备国家高企近家。新增新三板挂牌企业10家,占全市三分之一。已建众创空间达到28家;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高端人才、研发领*人才64人;国家、天津市“千人计划”累计超80人。创通票系统正式上线,上半年累计发放张创通票,惠及企业过千家,全部进入服务实施阶段,同步向全市示范区21园推广。东疆保税港区:多项融资租赁首单业务落地
天津自贸试验区首批6家内资融资租赁试点企业中,有4家在东疆运营。年上半年,跨境经营性转租赁、全国首单使用外币支付租赁价款、国内首笔通用航空器资产评估等创新业务先后落地。同时,在天津海关和保税区支持下,租赁飞机联动监管创新模式落地,实现租赁飞机实际入区完成海关监管;医疗设备租赁后续监管电子系统投入使用;启动无形资产融资租赁模式探索;积极推动“金改30条”中促进租赁业发展的*策落地,涉及租赁业发展的5条12项创新措施,已有10条在东疆落地实施。中新生态城: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按照国家旅游局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的要求,中新天津生态城着手编制生态城全域旅游规划和生态城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方案。年1至7月,生态城共计接待游客超万人次,同比增长45%,旅游收入超1.5亿元,同比增长40%。区域旅游形成了以航母主题公园、方特欢乐世界为龙头,欢乐水魔方、滨海鲤鱼门为支撑的联动发展模式。并且从年开始到年,生态城每年将至少有一个涉旅项目建成并向游人开放,如:妈祖文化园、国家海洋博物馆、遗鸥公园、亿利生态岛、中澳游艇城、东堤公园、地中海俱乐部等旅游重点项目。中心商务区:“双创”效应日益显现
年截至目前,商务区已注册落户“双创”企业家,占到新落户企业总数的65%以上。腾讯、创始空间、紫金花等7家众创空间已投入运营,累计注册企业家、入驻企业76家,中钢科技、东升科技园、百度众筹等9家众创空间预计将于下半年入驻运营。同时,已建立跨境投融资综合服务平台、京津冀跨境电商产业联盟、于家堡创业培训平台、京津冀众创空间联盟、科技成果转化交易市场等一批服务载体,并正在积极推进互联网股权众筹中心、中概股回归境内上市服务中心等新的平台建设。临港经济区:中德“工业4.0”装备制造产业园启动筹划
高端装备制造业占临港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0.7%,随着国家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建设加快推进,逐渐成为区内支柱性产业。在高端海工装备方面,博迈科海工装备项目实现了规模发展,泰富港机及海工高端装备制造基地开工建设,并与中石化签订了模块化装备基地框架协议,与中海油达成投资意向。
同时,智能装备产业园一期建成并投入使用,商久智能家居机器人等8个项目全部进驻,14个项目即将入驻。而在空天技术装备产业领域,规划了空天技术装备产业园,进行航天配套及相关材料的研发制造,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荣临航空产业基地、北京天航华创无人机、深圳光启太阳能方舟全球总部及及制造基地等项目已签约落户。值得一提的是,中德“工业4.0”装备制造产业园建设也在筹划当中,并制定了《天津临港经济区中德工业4.0产业园规划方案》。天津港保税区:平行车进口企业突破家
在自贸试验区*策的引导下,年上半年,天津港保税区平行车进口企业突破家,进口平行车1.4万辆、增长17.7倍,货值达到7.2亿美元、全市第一。仅17家平行进口车试点企业就完成半年销售额.5亿元、增长48.7%,直接拉动销售额增幅18.6个百分点。利用天津市跨境电商试点城市机遇,大力发展以跨境电商为主的电商产业,制定了电商产业发展规划、扶持*策,引进了京东、菜鸟、聚美优品、唯品会等行业前十强巨头,目前已聚集电商项目近90个。
(来源:北方网记者李泽亚)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