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乌藤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到哪里找我们的百草园
TUhjnbcbe - 2021/5/23 8:56:00

读书的时候,看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最喜欢先生笔下的百草园:

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做百草园。现在是早已并屋子一起卖给朱文公的子孙了,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螯,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拥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悠长童年怀想呀。中年以后,都会入梦来,一点一滴都不会忘记。年少的时候,读这样的文字,因为好些字不识得,便会自然跳过。加之年轻的时候,喜欢故事,对这样写景写物的,自然便视若不见。然而,人到中年,不知为何,却是字字入心,物物眼前。

给孩子做学校的时候,总想起鲁迅先生的百草园,总想着,到哪里去找我们的百草园呢?给孩子一个童年的怀梦。使他们经年后想起来,也能这样的清新隽永,回味悠长。

南江滨是花学园的百草园

于是,南江滨公园成了花学园小朋友的第一个百草园。每一周,他们手拉着手,和老师们一起,离开学校,穿过街边的小路,在红绿灯前停一停,一群小*帽,行过斑马线,爬上一个小土坡,越过了江滨公园的长坝,就会到达这座百草园。

这座百草园里,有南洋杉、假槟榔、羊蹄甲……有经年的大榕树,也有盛放时灿烂如火的木棉。有春天时叫嚣怒放的炮仗花,亦有半羞半闭的美人蕉。有不经意间就浓香得熏人的夹竹桃,亦有春天雨后一夜开遍的杜鹃。有月季、四季桂、洋紫荆、金丝桃、番石榴、木芙蓉、水*蕉,有白兰、茉莉、刺桐、九里香……真是姹紫嫣红嫩绿鹅*。

让人想起《牡丹亭》:不入春园,怎知春色如许……

有一个自己的百草园,看春花秋落,看绿叶变萧瑟,是人间的恨短情长,是童年的五色斑斓。

披萨花园是云初的百草园

云初是云开小学前两年的过渡校区,在一个空旷的天台上,光滑的水泥楼面,孤冷寂寞。有一天,我看着这栏杆萧瑟,空空地板。同老师说:我们做一个空中花园吧。

几个星期后,十一个小朋友,锤钉敲打,拉抬搬运、汗流浃背,一吨多的土,准备完毕。半年后,土肥了,花开了,玉米熟了,小麦招展,虫儿飞、鸟儿叫,新的一届小朋友来到了。

方寸的小花园,是每天小朋友流连忘返的“百草园”。洋葱、罗勒、青椒、小麦,水果豌豆,甘蔗,百香果,薄荷,九层塔,秋葵、鸡毛菜,地瓜、胡萝卜,土豆,车轴草,水稻、红豆,绿豆、芋头,草莓、红苋菜……

高兴地让人想唱起歌来。

世界是云开的百草园

每一周,有一天,云开的小朋友,戴上帽子、背着雨衣,向世界的百草园,去寻找她们的童年。世界好大,琳琅满目,奇妙非凡。他们的百草园,我已叫不上名字。

真好呀,鲁迅先生有他的百草园,你们有你的。

这一周,去云开小学螺洲校区的工地,站在教学楼上往下望,看见了一个“环形”的百草园。跟设计师说,装上栏杆,把这一整条的廊顶变成孩子们的“百草园”吧,一个比屋顶披萨花园更棒的大花园呀。就这么愉快地确定了吧。现在都空着,全部留白,等着孩子们来了,一点一点地种上去,一年以后,就是最美的校园啦。感受着自己信心满满的样子,想起了《窗边的小豆豆》里的小林校长:

不要把孩子们束缚在老师的计划中,要让他们到大自然中去。孩子们的梦想,要比老师的计划大得多……过于依赖文字和语言的现代教育,恐怕会使孩子们用心去感受自然、倾听神灵之声、触摸灵感的能力渐渐衰退吧。

云可·花渡:是最棒的百草园吧

两个月前,确定云开小学自然教学基地——云可·花渡的位置的时候。我看见穿过村子的大樟溪、炊烟袅袅的土胚房,我看见漫山遍野的李子青梅梨,想象四月五月桃花开李花开梨花开,层层叠叠叫你流连忘返的美。我看见营地学校门前的围墙被推倒,延伸出去是一片已经成年的果子树,我看见孩子们在树下嬉戏,我看见孩子在林间玩耍,我看见这里将生长出属于我们真正的“百草园”。

我知道,我终于找到你,我们的百草园。

孩子们,让我们,用我们的青春与童年,去建造自己的百草园,让我们亲手种下属于我们自己的树,播下我们热爱的种子,让我们的脚深深地和大地联结在一起,记得——我们是自然的孩子。自然是守护孩子的神明。我们永远在一起。

相关阅读

山,来了

云可·花渡营地夏校终于来了

5.19讲座实录(上)

教育的道与路

5.19讲座实录(下)

好的教育,要去创造

自主学习思行合一

长按扫码可

1
查看完整版本: 到哪里找我们的百草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