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乌藤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医院皮肤科治疗银屑病内部处方收
TUhjnbcbe - 2020/12/3 13:28:00

首都医科医院皮肤科白疕(银屑病)的基本内服方剂及外用药物

一、内服方剂

(一)血热证

凉血活血汤(白疕一号)《医院经验方》

生槐花、紫草根、赤芍、白茅根、生地*、丹参、鸡血藤。

清热凉血活血。

银屑病血热证。

(二)血燥证

1.养血润肤饮《外科证治》

生地*、熟地*、当归、*芪、天冬、麦冬、桃仁、红花、天花粉、*芩、升麻。养血润肤,滋阴生津。

银屑病血燥证,及血虚不养所致银屑病瘙痒。

2.养血解*汤(白疕二号)《医院经验方》鸡血藤、当归、土茯苓、生地*、山药、威灵仙、蜂房。

养血润肤,除湿解*。

银屑病血燥证,伴*热症状者。

3.当归饮子《医宗金鉴》

当归、何首乌、荆芥、甘草、生地*、白芍、川芎、防风、刺蒺藜、*芪。

养血润肤,祛风止痒。

银屑病血燥证,皮疹干燥脱屑较多,瘙痒较著时。

4.润肤丸《医院经验方》

桃仁、红花、熟地*、独活、防风、防己、川芎、当归、牡丹皮、羌活、生地*、白鲜皮。

养血润肤,散风止痒。

银屑病血燥证,皮疹干燥脱屑较著,瘙痒难耐者。

(三)血瘀证

1.活血散瘀汤(白疕三号)《医院经验方》苏木、赤芍、白芍、红花、桃仁、*箭羽、三棱、莪术、木香、陈皮。

活血散瘀。

银屑病血瘀证,皮损暗红,经久不退,浸润较著时。

2.银乐丸《医院经验方》

当归、丹参、鸡血藤、首乌藤、牡丹皮、大青叶、赤芍、白芍、三棱、莪术、白花蛇舌草、土茯苓、蜂房、白鲜皮、苦参。

解*润肤,活血化瘀。

银屑病血瘀证,皮损角化肥厚,浸润较著时。

(四)湿热证及湿盛证

1.龙胆泻肝汤《医方集解》

龙胆草、*芩、栀子、泽泻、木通、车前子、当归、柴胡、甘草、生地*。

清利肝胆湿热。

银屑病证属肝胆湿热者,皮疹倾向渗出,鳞屑黏腻。

2.清热除湿汤(湿疹一号)《医院经验方》龙胆草、白茅根、生地*、大青叶、车前草、生石膏、*芩、六一散。

清热除湿,凉血。

银屑病挟湿热者,皮损倾向渗出,鳞屑黏腻;伴舌边尖红,舌苔*厚腻者。

3.除湿止痒汤(湿疹二号)《医院经验方》白鲜皮、地肤子、薏苡仁、干地*、茯苓皮、苦参、白术、陈皮、焦槟榔。

健脾除湿,止痒。

银屑病脾虚湿困,皮疹暗红,倾向渗出,鳞屑黏腻,伴瘙痒较著者。

4.健脾润肤汤(湿疹三号)《医院经验方》

*参、云苓、苍术、白术、当归、生地*、丹参、鸡血藤、赤芍、白芍、陈皮。健脾燥湿,养血润肤。

银屑病慢性病程,脾虚失养,血虚不荣,皮疹浸润肥厚较著;伴舌质淡红,舌体胖,舌苔白厚腻者。

5.清脾除湿饮《医宗金鉴》

赤苓、白术、苍术、*芩、生地*、麦冬、栀子、泽泻、生甘草、连翘、茵陈、元明粉、灯心草、竹叶、枳壳。

清脾利湿,清热解*。

银屑病湿热之势不化,脾气为湿气所困,失其健运,致水液潴留,郁久生*之证。

6.五皮散《华氏中藏经》

生姜皮、桑白皮、陈皮、大腹皮、茯苓皮。

清脾利水消肿,理气健脾。

脾虚湿盛,气滞水泛之皮水证。取以皮达皮之意,适用于银屑病湿邪在皮,以祛肌肤之水。

7.多皮饮《医院经验方》

地骨皮、五加皮、桑白皮、干姜皮、大腹皮、白鲜皮、粉牡丹皮、赤苓皮、冬瓜皮、扁豆皮、川槿皮。

健脾除湿,疏风和血。

以皮达皮之意,适用于银屑病湿热证伴皮肤瘙痒者,较之五皮饮更有凉血疏风止痒之功。

8.除湿丸《医院经验方》

威灵仙、猪苓、栀子、*芩、*连、连翘、当归尾、泽泻、粉牡丹皮、紫草根、茜草根、赤苓皮、白鲜皮、干地*。

清热凉血,除湿利水,祛风止痒。

银屑病湿热证,皮损慢性肥厚色暗者。

(五)瘙痒较著时

1.止痒合剂《医院经验方》

防风、当归、首乌藤、苦参、白鲜皮、刺蒺藜。

养血散风止痒。

银屑病因风湿热之邪侵扰,瘙痒较著时。

2.全虫方《医院经验方》

全蝎(打)、皂刺、猪牙皂角、刺蒺藜、炒槐花、威灵仙、苦参、白鲜皮、*柏。熄风止痒,除湿解*。

银屑病皮损肥厚,伴慢性顽固性瘙痒,非虫蚁之品不能剔也之时。

二、外用药物

1.*连膏(《赵炳南临床经验集》)

*连面、凡士林。

清热解*,消肿止痛。

银屑病静止期。

均匀涂于皮肤上。

2.芩柏膏(《赵炳南临床经验集》)

*芩面、*柏面、凡士林。

清热除湿,消肿止痒。

银屑病进行期及红皮病型银屑病。直接涂于皮损上,或作为软膏基质与其他药物调匀涂于皮损上。

3.单软膏(《赵炳南临床经验集》)

*蜡、植物油。

润泽滋养。

软膏基质,代替凡士林过敏者。

均匀涂于患处。

4.清凉膏(《赵炳南临床经验集》)

当归、紫草根、大*面、香油、*蜡。

清热解*,凉血止痛。

进行期银屑病皮损干燥脱屑明显者。均匀涂于患处。

5.豆青膏(《赵炳南临床经验集》)

白降丹、巴豆油、青黛面、羊毛脂、凡士林。软坚散结,润肤止痒。银屑病静止期。

外用薄薄地涂在皮损上。汞过敏者及银屑病进行期禁用。

6.京红粉软膏(《赵炳南临床经验集》)

京红粉、利马锥、凡士林。

杀虫止痒,软化、剥脱上皮。

银屑病静止期。

外用薄薄地涂在皮损上或摊纱布上外敷患处,汞过敏者禁用。

7.黑豆馏油软膏(《赵炳南临床经验集》)

黑豆馏油、凡士林。

软化浸润,消炎止痒。

慢性银屑病,皮损肥厚浸润。

外涂皮损或与水杨酸软膏混匀外涂。

8.黑红软膏(《赵炳南临床经验集》)

黑豆馏油、京红粉。

软坚杀虫,润肤,收敛止痒。

银屑病静止期肥厚性皮损。

外用薄敷。

9.大枫子油(《赵炳南临床经验集》)

大枫子油、麝香、冰片、硼酸。祛风除湿,润肤止痒。

银屑病头部皮损。

涂敷患处。

10.甘草油(《赵炳南临床经验集》)

甘草、植物油。

解*润肤。

银屑病头部皮损。

涂敷患处。

11.玉*膏(《朱仁康临床经验集》)

当归、白芷、片姜*、甘草、轻粉、冰片、蜂白蜡。

润肤止痒。

银屑病进行期。

涂敷患处。

三、治疗银屑病的常用中药浴方剂

常用药浴的中药有,侧柏叶、苦参、楮实子、大皂角、透骨草、白鲜皮、地肤子、川椒、丹参、马齿苋、苍耳子、蛇床子、败酱草、蒲公英、龙葵、楮桃叶、龙胆草、土槿皮、百部、葛根、当归、*柏等,起到清热凉血解*,养血润肤,活血通络,止痒的作用。

(一)首都医科医院临床经验方剂

1.马齿苋洗剂《赵炳南临床经验集》

马齿苋g。

清热除湿解*,止痒收敛。

煎水0ml外洗。

银屑病皮疹鲜红,处于过敏状态时或皮疹倾向渗出者。

2.龙葵洗剂

龙葵g。

清热解*止痒。

煎水0ml外洗。

银屑病皮疹瘙痒较著时。

3.楮桃叶洗剂

楮桃叶g。

润肤止痒。

煎水0ml外洗。

银屑病皮疹干燥,瘙痒较著时。

4.龙胆草洗剂

龙胆草g。

清热除湿解*,止痒收敛。

煎水0ml外洗。

银屑病皮疹倾向渗出者。

5.苍肤水剂

苍耳子15g、地肤子15g、土槿皮15g、蛇床子15g、苦参15g、百部15g、枯矾6g。

燥湿润肤止痒。

煎水ml外洗。

银屑病皮疹粗糙肥厚,浸润较著者。

6.银屑病洗剂

白鲜皮、地肤子、首乌藤、当归、透骨草、侧柏叶各g,苏叶、大皂角各50g,苦参50~g。

养血祛风,润肤止痒。

煎水ml外洗。

适用于银屑病静止期或消退期,皮疹粗糙肥厚,浸润较著者。

(二)临床报道有效方剂

1.方一

川椒40g、野菊花80g、朴硝g、枯矾40g。

清热解*,燥湿止痒。

进行期银屑病。

2.方二

麻*10g、桂枝10g、防风10g、苦参15g、蒲公英15g、荆芥10g、柴胡6g、升麻6g、*芪15g、当归15g、赤芍15g、艾叶10g、杏仁10g、地肤子10g、葱白2根。清热解*,凉血活血。

进行期银屑病。

3.方三

生大*、*柏、苦参、板蓝根、生地*、牡丹皮、野菊花、金银花、蝉蜕、连翘、乌梢蛇各60g,蜈蚣8条。

清热解*,凉血祛风。

进行期银屑病。

4.方四

生大*、*柏、苦参、菊花、牡丹皮、白鲜皮、蛇床子、蒲公英、薄荷、明矾各60g。

清热凉血,祛风止痒,疏风凉血。

进行期银屑病。

5.方五

生大*g、*柏g、苦参g、虎杖g、野菊花60g、蛇床子60g、蒲公英60g、白芷60g、千里光60g、石菖蒲30g、红花30g、薄荷30g、芒硝30g、枯矾30g。

清热凉血,祛风止痒。

进行期银屑病

6.方六

五味甘露之*花杜鹃、水柏枝、圆柏刺、麻*、白野蒿等5种药物,经酒曲发酵1~3天,晾干。然后据病症各取0.5~1kg,加硫*、白芸香、白芝麻、雄*、孜然芹、天冬、*葵子、草决明。

疏松腠理,活血化瘀,祛风除湿,消肿止痛。

静止期、消退期银屑病,或伴关节肿痛者。

7.方七

*参15g、当归15g、阿胶10g、天冬15g、熟地*10g、苦参15g、白鲜皮15g、土茯苓15g、蛇床子10g、地肤子10g、川芎10g、桃仁10g、花椒3g、硫*3g。

养血滋阴润肤,活血化瘀行气。

静止期或消退期银屑病。

8.方八

生地*g、全当归g、鸡血藤g、刺五加皮60g、地骨皮60g、七叶一枝花60g、徐长卿60g、刺蒺藜60g、杭白菊60g、威灵仙60g、楮桃叶60g、侧柏叶60g、丹参60g、花椒30g。养血祛风,解*收敛。

静止期或消退期银屑病。

摘自:《当代中医皮肤科临床家丛书(第二辑)邓丙戌》,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

来源:杏林墨香(ID:xinglinmoxiang)

注: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一切遵医嘱,切不可给自己妄下诊断。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医院皮肤科治疗银屑病内部处方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