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中医人,郑东海。关于失眠的话题,我说过很多了。但是我觉得,面对中医治疗不寐领域的各种验案,还是应该多写给大家。
我给你讲一个什么办法呢?就是化瘀养血、清热安神相结合的思路。
有一次接待一个患者。当时,此人60岁。什么毛病呢?就是失眠,睡不好觉。安眠药,已经用了十几年了,扔不下。最近,此人每天晚上服用安定8片,仅仅可以勉强入睡三四个小时。等醒了以后,头痛头晕,心烦心急,精神和体能都十分疲惫。这觉啊,睡了还不如不睡。
怎么办啊?不能再这么吃安眠药啊!患者决定投中医治疗。刻诊,患者脉象弦细,略数,舌质暗红,苔中微腻。脸色不好看,少华。组成:丹参,炒酸枣仁,当归,生龙骨生牡蛎各(先煎),黄连,栀子,柏子仁,首乌藤,合欢皮,菖蒲,远志。
结果如何?患者服用当晚,在不用安眠药的情况下,就睡着了。其他的症候,也大大减轻。
后来,此人按照这个方子服用30多剂,睡眠一直非常好。遗憾的是,患者在一年半以后,因为生气,导致是失眠复发。好了,现在,我们就分析一下患者的情况,以及用药的思路。你看,这个人就诊的时候,舌质暗红。舌质暗红说明什么?气血运行不畅。患者脉略数,说明有热。苔微腻,说明患者体内有一点湿浊了。这里面,比较明显的,是患者的热象。他心烦急躁,这就是淤热扰心。可以这么说,人的顽固失眠,和淤热扰心大有关系。这个现象很常见。所以,当时的思路,就是活血养血,清热安神,兼以燥湿。
你看人家用的方子:丹参和当归活血养血,酸枣仁、柏子仁养心血。黄连和栀子,负责清热燥湿。龙骨牡蛎,重镇安神。首乌藤和合欢皮,用于安神助眠。菖蒲远志,安神定志,兼能化痰浊。你看,这就是基本的用药思路。大体上,就分这三个层次。我个人认为,它对于相当一部分顽固失眠患者,是有价值的。因为顽固的、常年的失眠,遵循“久病入络”的理论,它是容易形成瘀血的。瘀血形成了,就容易形成内热。热浊津液,就容易生痰浊。所以相当一部分顽固失眠患者,舌紫暗,或者舌暗红,有一点腻苔,脉偏数,同时还急躁,性格偏执。遇上一点事儿,就烦得不得了。总之,对于稳固失眠来说,中医有很多成型的、成功的案例。希望帮助我们尽可能地改善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