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偶然中,我无意间听到院长和医务科主任的对话,终于明白传承数千年的中医为何变得如此狼狈。由于家世代行医的缘故,我从小就在爷爷身边学医术,那些枯燥难懂的医学知识我也看得津津有味。
最大的乐趣莫过于跟随父亲去山上采草药,再回来观察草药的特性和气味。由于在学医方面颇有天赋,我从小就立下悬壶济世、振兴中医的愿望。
考入大学后,我非常兴奋,大家也都来祝贺我。然而,爷爷却问我未来有何规划,是否打算回来?我回答道:“回来当然会回来,这里是我的根,是我的家。”尽管如此,我想留在大城市,医院,那里天高海阔,可以让我尽情实现自己的抱负。
爷爷说:“你也长大了,有自己的想法了。但无论你走到哪里,都要始终铭记医者仁心,人心胜过天。”
某日,一位患者前来就诊,称已查出甲状腺结节已有6年之久。最初在左侧颈部发现肿块,未予以在意,后来疼痛难忍,医院检查,发现甲状腺多发性结节(TI-RADS-4A类)。使用西药近两个月后,肿块并未缩小。
医生建议手术,但由于心理上的畏惧,患者决定尝试保守治疗,于是转向中医。近一年来,患者感觉甲状腺结节有所增大,伴随入睡困难、喉咙异物感等不适症状,因此前来就诊。西医诊断结果为甲状腺结节,而中医则诊断为瘿病。
中医辨证分析显示肝肾不足,脾虚失运,以及虚火上炎的病机。
解决方案旨在平肝柔肝、健脾化痰,并潜降虚火。
开出方子:白术、厚朴、柴胡、荔枝核、浮小麦、白芍、牛膝、浙贝母、炒麦芽、煅龙骨、煅牡蛎、首乌藤、炒六神曲。
那位甲状腺瘤患者的情况如何了呢?用药3周后,患者自觉肿块缩小,但仍可触及。在原方进行加减,继续巩固半个月后,患者甲状腺肿块已经消失,颈部的不适疼痛症状有所好转。
为巩固后效,收尾解决,续再进2月,现在一切安好,没有再次复发。
甲状腺结节是怎么回事呢?中医讲,瘿瘤多因情志不畅、肝气横逆克反、脾胃运化失常,聚成痰湿结于颈部而形成。
患者左侧颈部可触及肿块,乃气滞、血瘀、痰凝所致,且伴喉中梗阻感、大便干结。属于阴虚、肝郁的情况,解决需养阴、疏肝,同时软坚散结,标本兼治。
根据《济生方·瘿瘤论治》的强调,喜怒不节、忧思过度等情志因素与本病关系密切。因此,治疗应注重疏肝理气、平肝柔肝。
考虑到患者病程较长,木郁克土的象已显现,治疗还需兼顾中焦的运化功能。初诊时强调疏肝理气、行散气滞、平肝柔肝,同时使用煅龙骨、牡蛎、首乌藤以重镇潜阳、养心安神。
浙贝母、厚朴、炒白术、炒神曲等药物则强调健脾化痰、除痰湿为主。在二次就诊中,治疗应注重补肝肾之阴,同时化痰软坚、利咽泻肝火。
第三次就诊时,患者咽部、颈部的不适感明显缓解,这得益于滋阴潜阳、滋阴泻火,使上焦的火热得以润化。然而,患者中焦脾胃运化功能差,滋阴药物可能影响其运化功能,因此治疗应调整为疏肝健脾、化湿和中、益气养阴。
最后,第四次就诊时,患者胃脘部的不适、反酸等症状减轻,治疗应重点在于疏肝健脾、制酸和胃,同时兼顾益气养阴。中药相配,标本通治,内外兼治。
如今,诱惑太多,很多医者的心就没那么纯粹,医者仁心也没有几个医生能做到了,这令人感到可悲可叹。医学本应是一门崇高的事业,但在金钱和利益的夹缝中,有时使医者的初心黯然失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