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想和你说说,肝火头痛的事儿。什么叫肝火头痛啊?你发现没?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很多争强好胜,脾气较差,易怒烦躁的人。这类人,吃亏了不行,落后了不行,委屈了更不行,凡事要争在人前,比别人要好。他们,到了一定年龄后,就容易肝火头痛。我给你说一个医案故事,你来看一看。话说有这么一个患者,33岁,姓赵。
他性情比较急躁。名牌大学毕业后,由于工作等原因,常常心情不快,自觉郁郁不得志,个人才干遭人压制,无法实战。渐渐地,他整个人非常心浮气躁,言语间有愤世嫉俗之感。朋友们都开玩笑说,他是“属大炮”的。到后来,他就出现了一个毛病,这就是头顶疼痛。尤其是百会穴的位置,简直不能重按。一旦重按,他就受不了。疼痛加剧时,好像有锥子刺向百会穴。这个毛病,历时五年,病情无休无止,让患者非常难受。痛到深处,他一个大男人,竟然抱着脑袋,呜呜地哭。在平时,他经常感觉到口苦、心烦,睡眠质量很差。整个人已经完全不能支持正常的工作。怎么办?患者,决定投中医治疗。刻诊,见患者脉象弦数,苔黄,舌边紫暗,舌质偏红。百会穴那个地方痛如针刺,痛有定处不移。了解到这些情况以后,医家就开了一张方子。但见:钩藤,代赭石,豨莶草,地龙,龙胆草,白菊,红花。医家还嘱咐,一定要避免忧思劳碌,避免喝酒,坚决不吃任何辛辣刺激食物。结果,患者服用10剂以后,自觉头痛日渐减轻。
百会穴除了有轻微的压痛之外,再也没有那种锥刺之感。不过,还是有口苦、咽干、头晕,夜里睡觉不安的现象。这个时候,原方基本不变,只不过去掉豨莶草和红花,加入女贞子、何首,以及酸枣仁和朱茯神各,养血安神。这一回,患者连用10剂以后,所有不适全部消失,病情宣告痊愈。这张医案特别有名,是治疗肝火头痛的典型验案。这里面是什么道理呢?我们从患者头痛的具体位置,就可以辨别出一二。你看,他什么地方疼?是头顶疼。头顶疼,我们中医往往要考虑肝经的问题。因为肝经入巅顶啊。如果肝气失和,肝经不畅,就会出现包括巅顶在内的,一系列肝经走循位置的异常。
那么,这个患者的肝,是不是有问题呢?我们综合分析,可以肯定,他属于肝郁化火。你看,这个人平时就情志不遂,郁郁不得志。可见有肝气郁滞的问题。肝郁气滞日久,就会化火生风,形成肝经风火内扰之势。这个状态在到达一定程度之后,就直接影响到患者的头面。尤其是肝经所循行的巅顶部位,更容易受影响。所以,患者就会出现类似眩晕、头顶剧痛的现象。由于肝火伤津,所以患者口干口苦。心神和肝魂不安,所以患者就会失眠,心烦。患者舌红苔黄,意味着有火热之邪。患者,舌边紫暗,意味着,肝郁气滞,气血运行不畅。脉象弦数,说明肝气失和,肝经有热。因此,要想改善患者的状态,就必须从调肝入手,清肝火,通经络,化瘀血。方中,钩藤、代赭石、白菊花可以清肝火,平肝潜阳,将肝经风火向上扇动的趋势,镇压下来。豨莶草祛风止痛,地龙通经络,龙胆草可以辅助清肝火,红花可以活血通络。患者,在应用以后初见疗效,所以去掉祛风的豨莶草和活血的红花,加入滋补肝肾之阴的女贞子和何首乌。从而培补肝肾之本,滋阴潜阳,进一步抑制肝火向上扇动的趋势。酸枣仁和朱茯神,则可以养心安神。这样一来,患者的头痛毛病,就可以得到很好解决了。
其实,在我们现代人的生活当中,这类肝郁化火而头痛的现象,是特别多见的。因为我们的生活压力很大,社会竞争压力很大。在盲目的劳碌和攀比中,我们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不快。这个时候,就需要清肝火,平肝阳,通经活络化瘀血。中医在治疗这类疾病的时候,可以说积累了大量经验。上面验当中所叙述的配伍,我们完全可以揣摩和借鉴。非专业读者,应该在中医师辩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