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乌藤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古代志怪故事黄某罗浮遇仙沧海一粟古代志
TUhjnbcbe - 2024/7/10 1:25:00

罗浮山在广东惠州府,大小山峰四百多座,瀑布山泉数不胜数,山势雄伟壮观,植被繁茂常绿,是个修道的好地方。山里灵药也很多,比如何首乌,黄精等等。但是灵药大多长在悬崖峭壁上。采药人要准备一根长绳子,一头拴在崖顶的树上,一头绑在腰间,手抓绳索下去采药,然后再抓着绳子攀上来。

增城县有个黄某,从小体弱,还有咳血的病。他考秀才没中,就放弃了读书,到山上采药为生,也幻想能遇到仙药治好自己的病。

有一天,他来到一个大悬崖上,只见下面是百丈深渊,崖壁陡直从中间伸出一个平台,能有一亩多大,距离崖顶十多丈。上面有两个老人正在石头上捣青草,捣碎后攒成团吞了下去,然后老人不见了。

黄某非常吃惊,心里暗想,这一定是仙人,平台旁边肯定有仙洞。于是把绳子绑在大树上,顺着绳子溜到平台上。他解开腰间的绳子,到处搜寻,什么也没看到。只是那两个老人捣的草药还零星剩了点,他收集后,攒成大约半个手指甲大的一丸吃了下去。

当时那天是七月初七,非常热,黄某吃下草药后,感觉遍体生凉,血脉顺畅。不但不渴,也感觉不到饿。他想顺着原路爬上悬崖,还没等靠近绳子,一阵大风把绳子荡起,像藤条一样挂在一块凸出的岩石上。黄某非常惶恐,大声呼救,但没人回应。最后靠着崖壁坐下睡着了。

不知过了多久,他被说话声惊醒,睁眼一看,已是满天星斗。两个老人抬头看天,好像没注意到他。黄某不敢惊动,默默听两个老人说话。其中一人说道:“牛女年年渡,何曾风浪生,又到七月七了!”另一人说道:“这只是俗话传说,不能当真。”话音未落,先前的老者忽然指着天空惊叫道:“五车的北面,砾石为什么那么亮?砾石这么明亮,要起刀兵了!”另一个老者说:“今年正月初一,风从西北来,我就感觉不太好。还寄希望于是我的错觉,既然星象也是如此,看来大祸难以避免了!”两个老者磋叹了好一会儿。

黄某怕他们再次消失,急忙站起走过来跪下,求长生的方法。一个老人说:“人活在世上,就像鱼游在锅里,死亡是迟早的事。只不过是时间长短。名和利在世人内心交战,就像锅底下的烈火。如果抛开名利追求长生,那和追求名利还有什么区别吗?”黄某磕头说道:“我刚才吃了仙人剩下的草药,感觉精神倍生,求仙人再赐些仙药。”老人说:“药只能治病,不能长生,你吃那些已经足够了。过多反而对你不利。”

黄某又跪求仙人送自己回到崖顶,老人说:“有来就有回,既然不期而来,自然会不期而回。不要多虑,顺其自然。”说完,两个老人不见了。

到了早晨,绳子被风吹下,黄某系在腰间,爬到崖顶。得知他的奇遇后,山里的住户说:“听我爷爷说,他小时候看到这里有两只猿猴,在绝壁上行走如履平地。有时候坐在石头上寂然不动,就像老僧入定。我从来没看到过,想来已经成正果了吧!你遇到的莫非就是?”

黄某回去后咳血病痊愈了,而且身体强健,精神焕发。没多久,博罗,永安两地有贼人作乱,百姓被荼毒甚苦。朝廷派兵征剿,一年左右战乱才平息。(出自清代志怪集《亦复如是》)

僧人耆域

晋代僧人耆域是天竺人,从西域而来,要到洛阳去。到达襄阳的时候,想搭船渡江。船上的人看他是个胡僧,又衣服破旧,就没同意。等船到了对岸,却看到耆域和尚也在船上。全船的人都很惊讶。耆域上岸前行,迎面来了两只老虎,抿着耳朵,摇晃尾巴,很温顺很亲热的样子。耆域抚摸老虎的额头,老虎进入草丛里。于是两岸的人都认为他是神僧,来向他请教。耆域却一言不发,一整天,谁的问题也没回答。耆域和尚离开的时候,几百人跟在后面追,只见他走得很慢,但就是追不上。《冥详记》

裴庆是个贫困百姓,妻子和某人有私情。他知道后,让妻子改嫁这个人,自己出门做了乞丐。夜晚就在人家的房檐下露宿,白天在街头乞讨。后来有人在武当山下见过他,给人预测祸福很准确。有人问他和谁学的卦术,回答说:“陈三痴。”后来,巡抚高都宪找他问前程,裴庆不正面回答,只是唱了几句归去来兮。高巡抚后来被罢了官。《说听》

晋沙门耆域者,天竺人也。自西域浮海而来,将游关洛,达旧襄阳,欲寄载船北渡。船人见梵沙门衣服弊陋,轻而不载。比船达北岸,耆域亦上。举船皆惊。域前行,有两虎迎之,弭耳掉尾,域手摩其头,虎便入草。于是南北岸奔往请问,域日无所应答。及去,有数百人追之;见域徐行,而众走犹不及。

裴庆者,素贫贱,其妻与某甲有奸,遂弃妻与甲而行乞焉。夜则宿于憩桥巷某氏檐下,蔽身布衲,不浣如新,日在吴市中。而人有见之于武当山者,谈人祸福多奇验。或问之曰:汝必有所授。则云:陈三痴,谓玄龄也。张真人问其名,召居龙虎山,巡抚高都宪公韶,往问休咎,裴不答,但歌归去来辞数句而已,高后果被论罢官。

1
查看完整版本: 古代志怪故事黄某罗浮遇仙沧海一粟古代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