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山海水灵秀,因此有了许许多多带着神奇色彩的传说。其中舵艟山类似嘴的地方有一条弯弯曲曲的河流,看起来就像优美的天鹅的脖子,于是被人们称呼为“鹅颈江”,其实它的本名应该是佑铭江,不过因为鹅颈江听上去更符合这条河流的形象,所以渐渐的人们就只记得鹅颈江的名字了。
在舵艟山其实有一个带有很瑰丽色彩的传说,传说呢在舵艟岙底下有一座寺庙,叫做阮山寺。这座寺庙因为不怎么出名,香火也不太旺盛,庙里就住着一个师父和他的小徒弟,两人就彼此相互依靠着生活。
小徒弟叫做佑铭,是不是感觉很熟悉呢?像鹅颈江的原来名字,他们本来就是有关系的,且往下看。这个佑铭因为年纪才十来岁,正是一个孩童贪玩的年龄,所以就经常一个人漫山遍野的玩耍。
有一次,佑铭跑到一个离寺庙很远的地方玩耍,遇到一个和他同龄的小孩子,因为年龄相仿两人很快成为了朋友,此后佑铭就经常跑到这里找这个孩子玩耍,十分快活。
过了没多久,因为佑铭经常回来的很迟,这引起了师父的注意。他就问佑铭为何每次归家如此迟,这样是很危险的。佑铭说因为遇到年龄相仿的小伙伴,所以常常玩的太开心便忘了归家的时间。这让师父感到十分奇怪,这深山里人迹罕见,寺庙香火也十分凋零,哪里来的小孩子呢?也许是什么山精神怪吧!
于是师父就吩咐佑铭下次再去见那个小伙伴的时候,把一枚穿有长线的针别在那个小伙伴的身上,别让小伙伴发现。佑铭按照师父的吩咐,在下次见到这个小伙伴后,趁着他不注意把针别在了他的衣裤上,后来分别时偷偷跟在小伙伴的身后,发现走了没多久小伙伴就突然不见了。
回去以后佑铭就把这件事告诉了师父,然后第二天就带着师父来到了他们玩耍的地方,寻找针线的下落。师徒二人沿着路一直走,看到针线后顺着方向走到尽头,发现针线在这里不见了。于是师徒二人就开始挖地,一直挖到很深的地方,看到一个人形的何首乌,原来那个小伙伴是个成了精的何首乌,便把它挖走了。
师父带着佑铭回到寺里,把挖出来的何首乌让佑铭洗净,然后放在锅内蒸煮上一天一夜。可是蒸煮过程中师父有事情要外出,只好让佑铭照看,便千叮咛万嘱咐中途不可揭锅看。
佑铭按照吩咐在旁边一直守着,可是到底是个小孩子,没有多少精力,等了半宿就忍不住了,加上又累又饿,就想揭开看看也没啥影响,于是就揭开锅盖,一股香气扑面而来,这把佑铭给馋的,忍不住就吃了何首乌的一根手指头,果然吃下去精神百倍。
师父回来后发现此事,想着反正何首乌已经不全了,就都给佑铭补身子吧,这把佑铭高兴坏了。迫不及待地就把剩下的何首乌全给吞肚子里了,没想到一个时辰后,佑铭全身又痒又渴,师父便叫他去后面天井里大缸里泡一下。谁知道佑铭泡进去后,天色突然暗了下来,雷电伴随着大雨就落了下来,天地开始崩塌,山洪爆发了,这时佑铭变成一条金光闪闪的龙飞了出来,然后跟随这股山洪飞走了。急得师父大喊:“徒儿,佑铭徒儿,快回来啊!”佑铭听到声音回头看了看,便又飞走了。
后来人们都说舵艟山类似嘴的那条像天鹅的脖子的河流,就是佑铭听见师父的声音回头,使这条河流打了个弯,形成现在的样子,所以这条河就叫佑铭江,而现在的人们更愿意叫它鹅颈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