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于争议的鱼腥草
文字原创/如一
站在屋顶的银杏菜园,呆呆地看着那一垄茂盛的鱼腥草,心里为它们叫屈。凭什么无人问津、没人采食?
总感觉很对不起这一片好菜,从春到秋,从幼嫩绿苗,到开出小白花,花落叶暗红,腥味却如故。我亲近着,抚摸着,弯腰俯身,掐半把嫩叶,握一手鱼腥。
回家原本想凉拌,那很简单。开水焯过,少许盐糖加麻油醋即可。喜脆的,可小焯一会儿就行,喜软烂的,可焯长久点。凭着镇江麻油和恒顺香醋的魅力,鱼腥味应该会收敛许多,不会太难吃的。
可一看到家里有豆腐,便改了主意:豆腐可以煮鱼,为什么不可以来个鱼腥草烧豆腐呢?
红椒丝和鱼腥草油煸过,盐拌过的豆腐小块放在上面,少加一点开水,再烧一会,鱼腥草熟了就好了。
什么味道?真的还不错。尽管色泽不亮,有点喑,味道有点接近山芋叶,嫩烂烂的,微微带点酸,又近似马齿苋,至于腥味,还稍稍有一点,没有那么浓烈了。
红椒丝小红辣,更调动起味蕾的兴奋,酸辣腥味鲜……小试成功。鱼腥草烧豆腐,两者相得益彰。豆腐吸了鱼腥,鱼腥草又去了豆腐的豆腥味。
鱼腥草原本就入药。除了食疗肺病,据说,还能抗病*抗癌抗菌抗辐射。鱼腥草,又称“折耳根”,是一味中药,历史上,还有人吃鱼腥草吃出了一个千古流传的故事呢。
这个人就是鼎鼎大名的越王勾践,他带领越国人打败吴王夫差的故事一直为后人所称道。在这个故事中,勾践发奋图强的一系列事迹中,除了卧薪、尝胆之外,还包括采蕺食蕺。
蕺,当菜和鱼腥草讲,至今浙江绍兴有座蕺山,上面还有个展厅就有这段故事。
饮食是一种习惯,一种东西开始你没兴趣,但是当你吃完之后,感受到它的好,就再也不能自拔了。鱼腥草就是这样,多少人因其味道望而止步,但又有多少人,因其功效而离不开它。
据说,川贵一带的人,几乎天天都在吃,也许他们的地理环境,更需要除湿抗菌抗病*。反正,为了身体健康,不妨尝尝鱼腥草。不过,有一点要注意,体质寒凉者慎用,要遵医嘱。
也许鱼腥草太直白,毫无遮掩,大展其鱼腥味,令人敬而远之,而忽略它一大堆的好处。
当过赤脚医生的我,早就知道鱼腥草的药用,当年就采挖过,用其煮水抗病*。但那时并未曾当蔬菜食用过,多年过去,几乎忘记其模样。再次相遇是几年前在金山公园。
那是一次晨练后,偶见百花洲草丛中有一植物开小白花。形似草莓花?藤萝近似何首乌?还是小山芋?一旁单姐说;“好像是鱼腥草。”摘下一叶,果然,鱼腥味特浓。她说为家人治病时用过,可以直接吃。泡茶,做菜均可。
平时超市卖的都是鱼腥草的根,实其根茎叶味道功效都一样。
那天摘了一小把叶子,回家洗净切碎,搅拌在蛋液里,就饭锅蒸了鸡蛋羹。本以为很难吃,只能当药吃。出乎意料,一点不难吃,完全没有鲜叶令人难以忍受的怪味。之前加了麻油和少许盐,味道还挺鲜美。
可喜的是,孩子们都能接受,从此隔三差五,我就会蒸一碗鱼苗腥草鸡蛋羹。孙子听我说对防感冒咳嗽有帮助,吃得更香啦。
鱼腥草可以有好多样吃法,据说炒*鳝的味道也很好。我想,做饼、包饺子,也一定也不会差吧。
目前正值秋冬交替之季,感冒咳嗽易发时节。常常食些鱼腥草,对除湿防感冒是会有帮助的,身边小草信手拈来,何乐而不为呢?
鱼腥草喜好潮湿,河边草地自己长,生命力繁殖力极强。那年我从公园草丛中挖了一株,长在妹妹楼下,年年除草割除,年年依然长,越长越多越茂盛。我倒是更喜爱它生命的顽强和品格:青青一棵草,细细一丛藤,小小洁白花,送人清净心。
文字原创
感谢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