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首乌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也是一种天然的美容养颜食品。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被誉为“四大仙草”之一。那么,何首乌到底是什么?它有哪些功效?怎样吃才能发挥最佳效果?本文将为你介绍何首乌的来源、功效、用法和注意事项,以及怎样吃效果好。
何首乌的来源
何首乌是蓼科植物何首乌PolygonummultiflorumThunb.的干燥块根,其藤茎称夜交藤。它是一种多年生缠绕草本植物,根细长,末端成肥大的块根,外表红褐色至暗褐色。茎基部略呈木质,中空。叶互生,具长柄,叶片狭卵形或心形,全缘或微带波状。花小,多数,密聚成大形圆锥花序,花被绿白色。瘦果椭圆形,有3棱,黑色光亮。
何首乌原产于中国南方地区,现在分布于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江西、湖南、湖北、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它生长于草坡、路边、山坡石隙及灌木丛中。
何首乌的采收和炮制一般在秋、冬二季叶枯萎时进行。采挖时削去两端,洗净,个大的切成块,干燥。根据不同的处理方法,可以分为生首乌和制首乌两种。生首乌是直接晒干或烘干的块根;制首乌是用黑豆汁和*酒拌匀后密闭蒸煮至汁液吸尽再晒干的块根。
何首乌的功效
何首乌是一种具有多种功效的中药材,其性味苦甘涩,微温。它主要归肝、心、肾经。根据不同的处理方法,生首乌和制首乌有不同的功能主治。
生首乌:具有解*消痈,润肠通便的作用。常用于治疗瘰疠疮痈,风疹瘙痒,肠
制首乌:具有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壮筋骨的作用。常用于治疗眩晕耳鸣,须发早白,腰膝酸软,肢体麻木,神经衰弱,高血脂症等症。
何首乌的用法
何首乌可以内服或外用,内服时可以煎汤,熬膏,浸酒或入丸散等形式;外用时可以煎水洗,研末撒或调涂等形式。内服时一般用量为10~20g,外用时适量。具体的用法要根据不同的症状和体质而定。
内服
煎汤:将何首乌与其他中药材一起放入水中煎煮,滤去渣滓,取汁饮服。例如,《何首乌录》记载的七宝美髯丹,是一种以何首乌为主要成分的方剂,可以润肠通便,长筋益精,能食益气力,长肤延年。
熬膏:将何首乌与其他中药材一起加水煎煮至浓缩成膏状,冷却后切片或制成丸剂。例如,《本草汇言》记载的何首乌膏,是一种以何首乌为主要成分的方剂,可以治疗久疟阴虚,热多寒少。
浸酒:将何首乌与其他中药材一起放入酒中浸泡一段时间后取出或直接饮用。例如,《景岳全书》记载的何人饮,是一种以何首乌为主要成分的方剂,可以治疗气血俱虚,久疟不止。
入丸散:将何首乌与其他中药材一起研末或捣丸后服用。例如,《圣惠方》记载的何首乌丸,是一种以何首乌为主要成分的方剂,可以治疗颈项生瘰疬,咽喉不利。
外用
煎水洗:将何首乌与其他中药材一起加水煎煮后取汁外洗患处。例如,《外科精要》记载的何首乌散,是一种以何首乌为主要成分的方剂,可以治疗遍身疮肿痒痛。
研末撒:将何首乌与其他中药材一起研末后撒在患处。例如,《博济方》记载的何首乌末,是一种以何首乌为主要成分的方剂,可以治疗白癜风。
何首乌的注意事项
何首乌虽然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但也不是人人都适合服用的,服用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何首乌有生和制之分,生首乌有清热解*、通便的作用,制首乌有滋阴养血、补肾益肝的作用,服用时要根据自己的体质和症状选择合适的种类。
何首乌含有一种蒽醌衍生物大*酚,这些衍生物对身体具有一定*性,泡水喝或者大剂量服用就容易中*。因此,服用何首乌要控制好剂量和时间,一般不超过10~20克,不超过一个月。
何首乌不适合湿气重、火气旺盛、肝功能不全、肝病家族史者服用。这些人服用何首乌可能会加重湿热、伤肝*肝等症状。如果有需要服用何首乌的话,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并注意监测肝功能。
何首乌要避免与肝*性药物同时使用,以免加重肝脏负担。例如,不能与对乙酰氨基酚、甲硝唑等药物同时服用。
何首乌医院购买,不要随便根据网上的配方自我治疗。中药讲求辨证施治,每个人体质有别,单一的中药不一定对每个人都能起到作用。中药治疗讲求配伍和剂量。因此有需要的最好是咨询专业的中医师,或是找中医把脉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