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乌藤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赵绍琴临证经验治痛经,不外三法 [复制链接]

1#

01

调气机以开其郁,活血脉化瘀拈痛

气行则血行,气滞血亦滞,气血运行不畅。少腹胀痛,经血壅滞,血色紫黯,甚则有块,或伴见胸胁胀痛,舌质紫有瘀斑,脉见沈涩或沈弦。用行气活血方法。

柴胡3、当归6、川芎10、赤白芍各10、生地*12、木香6、川楝子6、元明粉3(冲)、炒五灵脂10

加减法:

若气分郁滞爲主,加旋覆花10(包)、苏梗10、砂仁2(研冲)、白檀香3(后下)。

若湿邪阻遏时,加防风6、杏仁10、茅苍朮10、泽兰10。

若挟有食滞,加焦四僊之类。

若气滞夹有寒凝,舌滑润,脉象滑缓或沈迟者,可用炮姜3、乌药3、紫降香3,甚则加用炒官桂3。

总之,一定查究气滞根源,从本调理,决不可一见气滞就投行气破滞之品。

02

温其寒以化湿郁,暖胞宫温通血脉

寒湿互阻胞宫,气机难以通行,血行不畅。少腹疼痛,经少黯红,带下绵绵,四肢清冷,舌白滑而润,脉沈紧。当用温寒化湿,温通血脉方法。仿当归四逆汤意。

麤桂枝10、当归10、赤白芍各10、艾叶6、细辛1、炮姜3、苏叶梗各6、木通2

加减法:

若湿邪爲重,舌滑润,腰痠腿沈,周身乏力,带下稀白,用升阳化湿爲主,方中加荆穗炭10、防风6、杏仁10、赤苓10。

若湿郁不化,气机不调,中阳偏虚,当从升阳扶脾着手,方中加茅苍朮6、*蔘6、桂枝6、炮姜3、防风6。

若脉沈迟,面色苍白,舌胖苔润,下肢浮肿。寒邪凝固,下元早衰,加重温阳化湿之品。方中加附片10、干姜10、肉桂子6、川椒目3、艾炭3、阿胶10(烊化)。

03

益其气兼以补血,健脾胃治在后天

体弱气血不足。月经稀淡,面色咣白无华,行经之后,头晕目花,后脑空痛,两耳鸣响,脣舌淡而舌胖有齿痕,苔白滑,脉虚按之则细。用益气养血方法。

*芪10、*蔘6、白朮10、当归10、炙甘草10、熟地10、川芎10、白芍10、麤桂枝10、木香3。

加减法:

若心气不足,阵阵惊悸,脉虚弱无力时,加炒枣仁10、远志10、合欢花10。

若心阴不足,心烦而夜寐梦多者,加首乌藤20、丹蔘10、生地10,方中刚燥之品酌情减少。

若属气分郁结,肝经有热,而阵阵躁动者,加川楝子10、片姜*6、桑枝30、白头翁20。

若阳气虚衰,而虚热上蹿时,方中加生牡蛎20(先煎)、珍珠母30(先煎),以平虚热。

推荐阅读:

·日本疫情为何无药可用?张伯礼谈“废医存药”的现象,打了谁的脸?

·得了子宫肌瘤先不着急割,或用两盒中药可消除!

·学会李可老中医验方,你能解决十几种皮肤顽疾!

·我亲眼所见的中药治愈肿瘤特效案!

·中医大家郭生白解读生命本能的奥秘:中医为什么能对抗传染病?人体到底有何本能?

·大名鼎鼎的云南白药,是怎么被发明的?创始人算不算非法行医?

·一张令人变聪明的中药方!

·学院派中医里面的中医掘墓人!

·老中医用药配伍不传之秘,条条精辟!

·中药造假,已经疯狂!

·中医的维度,超出了你的认知!

·钟南山:未来可能要定期打新冠疫苗!

声明:本文摘自《赵绍琴临证法》。内容仅供参考、交流之目的。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内容仅做信息分享,不作为医疗建议,如有需要请在医生的指导下辩证使用。

喜欢中医的朋友推荐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