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乌藤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当年上初中时,这些要背诵的课文内容真是太 [复制链接]

1#

如果说小学的课本上,要背的那些课文简单且直观,展现的是景物的现象美,那初中时学的语文课本里,那些要背的课文段落里,那就有很多美好的事物在里面的,有体现美景的,有体现心情的,各有所指,各有表达,但都是一个特别的细节细写,不管是风景的,还是心理的,这些所要背的内容,都是非常经典的场景,都有哪些呢?

一、《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第二段

为什么要背诵这课的段落内容,其实我们从读起来,就能感受到,这是一段景物描写,但是又不拘泥于景物,里面包含着童年对这些景物的兴趣与感情,算是非常经典的一段: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

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

二、《老山界》里的“半夜里不知什么时候睡着了……”这段

课文《老山界》里,这段要背的段落,主要描述山势险峻,同时表现作者在山上过夜的细腻感受,展现了一种革命精神:

半夜里,忽然醒来,才觉得寒气逼人,刺入肌骨,浑身打着颤。把毯子卷得更紧些把身子蜷起来,还是睡不着。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四围的山把这山谷包围得像一口井。上边和下边有几堆火没有熄;冻醒了的同志们围着火堆小声地谈着话。除此以外,就是寂静。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

三、《生命的意义》“人、最宝贵的是生命……”这段

只要学过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都对文中主人翁保尔·柯察金的精神所打动,而九十年代初中摘选这篇作品中的《生命的意义》这一课,虽然短小,但一样让人感动,其中要背诵的这段,时刻都能让我们回忆起太多的人生故事: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儿,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生命和全部的精力,都全部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事业而斗争。

四、《春》全篇背诵

初中课文《春》是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描绘的是春回大地,生机勃发的动人景象,通过赞美春的活力,带给人希望和力量,这篇课文要求全篇背诵,虽然当然可难住了很多人,但是背过之后,脑子里对春已经产生了具像,这是一个非常美好的享受: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五、《济南的冬天》“最妙是小点小雪呀!……”这段

初中课文《济南的冬天》抓住冬天的“温晴”这一特点,描述出一幅幅济南特有的动人场景,全言文可用一个“妙”字来串起来,让冬天也彰显了温暖且有趣的一面: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初中要背的课文内容还有很多,下文我们一一回忆,这些背诵的课文,曾经让我们脑袋都大了,但是会背之后,又发现这些内容真是美得不可方物,人生难忘在初中的难忘回忆,还多少都跟这些要背诵的内容有关,不知道再次重温这些经典段落,你还能记得初中那些美好的时刻吗?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