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乌藤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医治病之原理 [复制链接]

1#

中医治病的原理不同于西医治的原理病,西医长于局部病变,中医长于整体调节,这是老百姓都知道的道理,本人这2年多来对于中医治病的原理越来越有体会,越来越感悟颇深,以下就谈谈我对中医治病原理的理解:

“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就可以说是中医治病的原理所在,真正的中医思维就是面对患者的时候,根据四诊合参得出阴阳失调之所在,以相应的治疗方法来纠偏阴阳的失调从而使其阴阳平衡来治疗疾病。如果具体要说的话就可以用八纲来说明,八纲就是阴阳,表里、寒热、虚实,人所有的疾病都可以用八纲来解释,正所谓:“漫言变化千般状,不外阴阳表里间”。表里是病位,寒热是病性,虚实是机体对于表里寒热所得出的概括,阴阳是对前面六要素的整体概括,也就是病机。中医和西医不一样之处在于中医的治疗方法是审证求因,中医从来不在人体之外去找病因,而是根据人体对于疾病的反应状态来确定病因,拿最简单的感冒来举例子:张三和李四在同时被淋雨,张三出现恶寒发热,流清涕,打喷嚏等症状,而李四出现咽痛,流浊涕而恶寒发热表现不明显,最终张三辩证为风寒束表证,而李四辩证为风热袭表证,张三以九味羌活汤治疗,李四以银翘散治疗,这就叫外邪感人,受本难知,因发知受,发则可辩。有了这样的中医思维,我们面对临床中那些主诉繁多的患者便不再发愁,比如有位患者主诉:怕冷怕风,免疫力差,容易感冒,头痛,容易出汗,纳差,胃脘满闷不适,口苦,睡眠不好,有荨麻疹等诸多症状时,我们只要依据八纲辨证给他辨证为少阳太阳中风合病,处柴胡桂枝汤就可以治疗好他所有的症状,而不是被他诸多的无效症状所牵着鼻子走。对于没有中医思维的中医来说,他的处方只是一堆对症药物的机械堆积而已,比如患者主诉失眠,他的脑海中便是酸枣仁,柏子仁,首乌藤等养血安神药,看到患者既往有贫血,脑海中便闪现八珍汤,十全大补汤等处方,看到患者有心脑血管病,脑海中便是一大堆活血化瘀之品的堆积。要想做个好中医必须要有真正的中医思维,而真正的中医思维必须要不受患者症状和西医病名的干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