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能治白癜风 https://m.39.net/baidianfeng/
行走在长达1.3公里的民宿街里,多栋白墙黛瓦的传统民居和仿古建筑鳞次栉比,极具特色的农家小院一路铺陈开来,透出岭南水乡的蓬勃灵气。
洁白的围墙两侧,家家户户悉心栽培的鲜红色勒杜鹃竞相盛开,在绿叶的衬托下,一簇簇花丛好似孔雀开屏,兴高采烈地欢迎着八方来客。
这里是位于珠海市最北部的莲洲镇石龙村。置身其中,花香氲氤,仿佛置身世外桃源。
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珠海市斗门区瞄准打造具有“净治美韵”特色的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区样板的目标,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
在建设生态美丽宜居乡村的进程中,石龙村抓住乡村振兴的机遇,因地制宜打造具有生态特色的美丽乡村,通过“三线下地”改善村容村貌、改造民房形成民宿一条街、借力田园综合体带动村民就业等,一副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崭新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闲置农房“升级”特色民宿
莲洲镇石龙村民宿街26号庭院内,一棵龙眼树绿叶如盖,在烈日下为平方米的农家小院洒下浓荫,带去清凉。
绿树成荫、鸟语花香,这是石龙村给人的第一印象。近几年,通过成立民宿合作社,引入专业的民宿管理公司,石龙村将村中闲置的旧民房进行统一规划和整体改造。空闲、老旧的农房经过重新改造“升级”,打造成具有斗门特色的休闲农家小院,逐渐形成了一条古色古香、独具岭南风味的民宿街。
“‘天天惦记’从开业时的1栋院子,目前已经发展到13栋院子。”许剑虹是广州乡创产业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负责运营莲洲镇石龙村的民宿项目“天天惦记(珠海)超级民宿·艺术院子”。
穿梭在民宿街的农家小院中,抬眼望去,房前屋后、里里外外“清一色”——见不到一根碍眼的电线,整条民宿街洁净又明亮,透着苍劲和古朴。
“以前,密密麻麻的线缆拉扯得到处都是,整条街的电线跟蜘蛛网一样。现在我们把每一根线都埋在地底下了,一根电线都看不见。”石龙村党支部书记周栋梧说,石龙村如今的“脱胎换骨”,得益于村里实行的“三线下地”工程。
“三线下地”是指电力线、通信线、有线电视线从架在空中改为埋入地下。近年来,斗门区在实施“乡村振兴”市级样板村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中,将“三线下地”作为其中一项重点工程推进,实现了村容村貌的整体管控。
如今,漫步石龙村,可以看到,村头巷尾的线路架设和布线已经规范,每三、五家合用一个透明的集线箱,整齐有序地归纳放置着五颜六色的管线。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场硬仗。除“三线下地“外,石龙村还在不断推进雨污分流工程。周栋梧介绍,目前石龙村已建成小型农村污水处理站点,“现在所有管网的污水跟雨水已经分流了,全村的生活污水都可以收集到污水处理站,大大提高了污水处理效率和雨水利用率。”
与此同时,石龙村还同步推进生态环境提升。早在年,石龙村就结合村内农田水利规划开展“一村一湖一景”建设,将污水处理池升级改造为湿地公园,成为该村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又一亮点。
苗木农民“变身”田园管家
由于处于水源保护区内,当地不能发展工业和养殖业。多年来,村民多数靠种植苗木为生,“石龙苗木”曾是石龙村的一张特色名片。
但近几年,随着苗木种植量不断增多,苗木市场开始供大于求,村民要靠苗木致富变得越来越困难。“有赚一两百万的,亏本的也不少。尤其天鸽台风、山竹台风期间,很多苗木不是断了就是倒了,农民的风险越来越高。”周栋梧说,加上苗木种植周期长,如今种植苗木已经难以适应日新月异的城市规划需要。
恰在此时,曾以种植苗木为生的石龙村,迎来了一个大项目。年,有开发商看中了石龙村优质的山地、河流等资源,计划在此建设集田园生态观光、科创文化教育、休闲养生度假于一体的国际乡村旅游度假区。
如今,村落不远处,一个总投资约39亿元的首批国家级田园综合体试点创建项目——岭南大地田园综合体正在加速成形。自控高端温室大棚里的番茄像葡萄一样挂满枝头,丰硕喜人;黄、红、黑、绿、白等多种颜色的彩椒油亮鲜嫩,如同一副色彩缤纷的田园油画,引人注目。
在岭南大地项目一期的“百草园”中,两百多亩的中药园里,有不少工人正在照顾地里的白芨、首乌等中药材幼苗。周栋梧说,只要年龄未满60岁、有合适的岗位,石龙村的村民基本都能到“岭南大地”里工作,目前在“岭南大地”工作的村民就有40多名。
“离家近、方便照顾家庭,还可以解决村里的劳动力问题,这给原本就业渠道窄的村民带去了新的希望。近一两年,有30多名35岁左右的年轻人回到村里,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周栋梧期盼地说,“我希望未来会有更多的年轻人回来!”
刘梓欣
关铭荣
林郁鸿
刘梓欣;关铭荣;林郁鸿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