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乌藤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胸痛胸闷呼吸不畅的人,在秋天到底该如何 [复制链接]

1#
北京什么医院湿疹好 http://m.39.net/pf/a_8839620.html

“中医基础理论”的一系列文章,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大家更好地学习中医,让大家跳出“只求方,不学医”的怪圈。我们会用生动有趣的文字和妙趣横生的现象来为您揭开中医神秘的面纱,打开新世界的大门,同时也让您对中医“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现在这个季节,正是早晚凉的时候,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护心。为何说起护心呢?原因是我最近看新闻的时候发现因心脑血管疾病猝死的人变多了,这些人大多都是中年的工作狂,甚至较年轻的人也有。这事儿就是给大家提一个醒,在现在这个季节,劳累过度,且心脏有些问题的人应该多注意自己的身体了。

◎图片由千库网授权

相信也有不少人经历过长时间劳累之后,突然感觉心脏不舒服的时候,可能还伴有胸部闷痛、或胸闷,呼吸不畅,严重的人甚至有心痛彻背,背痛彻心的感觉。有的人说这可能是心肌缺血或者是心绞痛发作了,但我更喜欢总结为胸痹。

在我国古代丰富的医学遗产中,有着大量类似冠心病、心绞痛及急性心肌梗塞的描述,如《灵枢·厥病篇》:“手足清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指出了其严重性。

那关于这个胸痹为什么会发作,古人给了我们很多解释。有说是因为寒凝心脉的,有说是气血瘀滞的,还有说是因为心肾阴虚或者心肾阳虚的。总之,分类极其繁杂,让人望而生畏。但好在咱们的张锡纯老先生为咱们总结了一套比较简单的理论来解释这个胸痹,那就是“大气”理论。

您可别以为这个“大气”是让您没事儿大气点,对人宽容点,而说的是咱们体内的一股气。张锡纯认为:宗气即大气。那什么又是宗气呢?

宗气

宗气的生成有两个来源,一是脾胃运化的水谷之精所化生的水谷之气,一是肺从自然界中吸入的清气,二者相结合生成宗气。

◎八岁手绘

宗气聚于胸中,通过上呼吸道,贯注心脉及沿三焦下行的方式布散全身。《灵枢·邪客》说:“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宗气一方面上出于肺,循喉咙而走息道,推动呼吸;一方面贯注心脉,推动血行。三焦为诸气运行的通道,宗气还可沿三焦向下运行于脐下丹田,以资先天元气,这便是宗气的作用。

展开来说,宗气的生理功能主要有行呼吸、行血气和资先天三个方面。

宗气上走呼吸道,推动肺的呼吸。因此,凡是呼吸、语言、发声皆与宗气有关。宗气充盛则呼吸徐缓而均匀,语言清晰,声音洪亮。反之,则呼吸短促微弱,语言不清,发声低微。

◎图片由千库网授权

宗气贯注于心脉之中,促进心脏推动血液运行。因此,凡气血的运行,心搏的力量及节律等皆与宗气有关。宗气充盛则脉搏徐缓,节律一致而有力。反之,则脉来躁急,节律不规则,或微弱无力。

由于宗气对呼吸运动及血液循行都有推动作用,因而可以影响到人体的多种生理活动,凡气血运行、肢体寒温和活动、视听等感觉、言语声音及脉搏强弱节律等,都与宗气盛衰有关。《读医随笔·气血精神论》说:“宗气者,动气也。凡呼吸、语言、声音,以及肢体运动,筋力强弱者,宗气之功用也。”

另外,宗气作为后天生成之气,对先天元气有重要的资助作用。什么意思?简单概括来说就是宗气充盛对肾有益处,毕竟肾是生命的本原嘛。肾精,也就是禀受于父母的先天之精的量是有限的,其化生的元气也是一定的,如果没有后续补充的话,很容易陷入不足的情况,也就是肾虚,这时候宗气的补充就尤为重要。

其实,经过上面的阐述,我们便知道为什么可以用宗气来解释胸痹的发病原因了。

再谈胸痹

首先,胸痹的症状是什么?呼吸困难不用说了,呼吸嘛,肯定是和宗气有关。胸痛,主要是因为血行不畅,心脏缺血导致的,这个点自然也和宗气的推动作用有关。其次,来看看胸痹的证型:心血瘀阻、气滞心胸、痰浊闭阻、寒凝心脉、气阴两虚、心肾阴虚、心肾阳虚等等。您看,无论哪个证型也都离不开气、血、脉、肾。综上所述,用宗气完全可以概括胸痹这个疾病。

胸痹是指心脉挛急和闭塞而引起的胸部中间部位及左胸疼痛为主症的病证,轻者胸闷如窒、呼吸欠畅,重者突然感到刺痛、灼痛、绞痛、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四肢不温。根据这几个症状,我们就可以知道宗气瘀滞与宗气亏虚是胸痹发生根本原因。

◎八岁手绘

宗气瘀滞形成胸痹的机制大概有这几点:患者或素体阳虚,外感寒邪或寒从中生,寒邪痹阻心脉;或过食肥甘厚味,湿热蕴积,郁结中焦,脾不运化,痰浊内生,蓄积于脉道,痹阻心脉;或情志内伤,如平日恼怒过多,肝失疏泄则气滞,气滞日久则血瘀,瘀血痹阻心脉。因此,寒邪、痰饮、瘀血是导致宗气瘀滞形成胸痹的重要因素。

宗气亏虚形成胸痹的机制是:患者脾虚失健,谷气生成不足;或久坐少动,肺气不足,每次呼吸间吸入清气不足;或年老体衰,房劳过度,肾精虚亏,或久病邪气耗伤肾中元阴元阳,均可致元气不足。谷气、清气、元气不足均可致宗气亏虚,宗气亏虚助心行血无力,则发为胸痹。

很多人一看证型有这么多,那怎么知道是因为天气原因导致寒气入体而发为胸痹呢?寒凝心脉也可以说是心阳式微,要想鉴别这个证型,这里教大家两个小技巧。

(一)在手背近腕处抚摸其皮肤,较其他地方的皮肤更凉,甚至在发病前一、二日就有这个征兆,有小手掌大。要是这个凉凉的部分过腕的话,就比较严重了,如果过肘那就是危重证候了。

(二)约早晨三点钟以后,自觉不能安睡,烦躁起坐,喘息,冷汗,或胸中作痛,等到六点钟时,逐渐安顿。但如果没有减轻,那就说明即将发病。

我们简单来体会这两种病理机制,第一点是因为手背属阳,距心脏很远,所谓“四肢为诸阳之本”,故心阳式微,其征兆肯定会见于手背阳位。

◎八岁手绘

第二点夜半子时,到鸡呜丑时(《素问·金匮真言论篇》:“鸡呜至平旦,天之阴,阴中之阳也。”)阳气渐复,阴气渐退,但心阳衰微之人,当阳气想要伸展的时候,阴气却格拒阳气,这样就会使心络痹阻,血脉梗塞,则烦躁不得卧,或喘而息高,或冷汗出。此时阴阳争斗得是很厉害的,如果阳胜阴负,慢慢地烦躁就会渐宁,喘、汗渐止。倘若阳不能胜阴,则烦躁愈甚,喘息抬肩,冷汗不止,症状便会加重。您看,这个时候早晚本就冷,所以本来就不占上风的阳气,自然“输”的几率会大些,人也就更加危险。

那对付这种心阳不振的胸痹有什么好的办法么?

名家思路

答案是瓜蒌薤白白酒汤。这个方子具有通阳散结,行气祛痰之功效。主治胸痹。胸部闷痛,甚至胸痛彻背,喘息咳唾,短气,舌苔白腻,脉沉弦或紧。临床常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非化脓性肋软骨炎、肋间神经痛、慢性支气管炎等属胸阳不振,痰阻气滞者。这方子就三种药,瓜蒌、薤白、白酒。

您别看就三种药,但它们可都不简单。

(1)首先是瓜蒌,现在药房一般就是全瓜蒌和瓜蒌仁两种,这个方子并不需要瓜蒌仁,因为那是寒性的、润肠通便的。人都寒气入体了,还用瓜蒌仁,岂不是雪上加霜。

那什么时候用全瓜蒌?什么时候用去仁瓜蒌呢?简单的一点就是看大便,只要偏稀溏的就用去仁的瓜蒌,而粘腻、干结的都用全瓜蒌。这是因为辨证上胸痹寒凝心脉痹阻的很多,所以用去仁瓜蒌的情况很多,而实热证大便粘腻、干结的用全瓜蒌才更好。大家可以买全瓜蒌之后自己去仁,剂量上去仁瓜蒌最少要用30g,量少效果差,因为这是君药。

(2)其次是薤白,这个药非常重要,是温通心阳的一员大将,必不可少,而且可以豁痰。但是这个剂量要调节,夹杂实热、湿热、虚热等情况(加其他配伍)也要用15g,如果是虚寒体质或心阳痹阻明显至少要用到30g。

(3)白酒在里面很重要,如果是非急性期没有胸痛的话不方便可以不加,但是胸痛明显或者急症的时候必须加,现在一般用*酒,煎煮的时候酒水各半。

除了这个瓜蒌薤白白酒汤之外,单纯从疗效上来说,李可的破格救心汤我觉得是更上一层楼的。其组成:附子,干姜,炙甘草,高丽参(另煎浓汁兑服),山萸净肉,生龙牡粉、活磁石粉,麝香。

破格救心汤始创于上世纪60年代,经过40多年的临床实践,逐渐定型。本方来源于《伤寒论》四逆汤、四逆汤衍生方参附龙牡汤及张锡纯的来复汤。破格救心汤在上面几个方子的基础上重用附子、山萸肉,加麝香而成。

成方思路

这里面的四逆汤是中医强心的主剂,临床应用近年,救治心衰,疗效卓著。其四逆汤组成: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炙甘草二两,干姜一两半。心脏有问题的患者一般病情都比较错综复杂,有时候不仅阳气衰微,而且还有阴液内竭的情况出现,所以在其中加入了人参,成为四逆加人参汤。这样这个方子便具有大补元气,滋阴和阳,益气生津的功效。

有的人这个时候就问了:这个方子其他药倒是没什么可说的,但是这个附子是不是用的太多了?这哪是超过用量了,这直接是超过了其规定用量的数十倍。

◎图片由千库网授权

确实,古今本草早已有定论,附子有大*。但按照现代药理研究的结果,附子武火急煎1小时,正是附子*性分解的高峰。由此便可得知,对于垂死的心衰病人而言,附子的剧*,正是救命的仙丹,况且《伤寒论》中四逆汤原方,炙甘草是生附子的两倍,足证仲景当时已经充分认识到了附子的*性与解*措施,甘草既能解附子的剧*,又具有扶正作用。所以,李可先生一生所用附子超过5吨,经治病人在万人以上,垂死病人有24小时用附子克以上者,从无一例中*。

注意

看到这,您先别忙着感动,还是泼一盆冷水,咱们说到底也是一普通人,没有李可老先生的气魄以及才学,这只是给大家提供一个思路,不建议大家自行在家使用。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我们自己想调理心阳虚的时候应以温补心阳为宜,其目的是为振奋阳气,阳气复则心脉通,神得养而意识明。此证最宜选用桂枝、人参、炙甘草、肉桂、五味子等药为主,以温心阳,配半夏、生姜以疏通津液。如兼有心神不安的症状,可佐以震摄心阳的牡蛎、龙骨等药,共同达到温摄心阳的功效。在饮食上,宜选用猪心、羊心、鸡肉、核桃、燕麦、糯米、大枣等温补心阳食品来进行调理。

◎图片由千库网授权

按照这个思路,大家可以自己熬一点简单的汤药。比如:

桂枝甘草汤,配方组成:桂枝(去皮)12克,甘草(炙)6克。制作方法:将上2味药加水毫升,煮取毫升。用法用量:去滓,顿服。功效主治:补助心阳、生阳化气。适用于心阳虚患者。

保元汤,配方组成:人参、炙甘草各3克,*芪9克,肉桂1.5~2克,生姜6克。制作方法:将以上药水煎。用法用量:每日1剂,分2次服。功效主治:益气温阳。适用于虚损劳怯、元气不足、倦怠乏力、气短怕冷。

除了吃药之外,还可以遵循什么原则来预防发病呢?

1、尽量保持安静,避免过度的情绪波动,保证充足的睡眠。

2、生活要有规律,动静结合,既不能在外边到处乱跑(严格禁止跑跳和剧烈运动),也不必整天躺在床上,晚上睡眠一定要保证,以减轻心脏负担。

3、心功能不全的人往往出汗较多,需保持皮肤清洁,夏天勤洗澡,冬天用热毛巾擦身(注意保暖),勤换衣裤。多喂水,以保证足够的水份。

4、保持大便能畅,若大便干燥、排便困难时,过分用力会增加腹压,加重心脏的负担,甚至会产生严重后果。居室内保持空气流通,患者尽量避免到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逗留,以减少呼吸道感染的机会。

5、应随天气冷暖及时增减衣服,密切注意预防感冒。

6、医院心脏心科门诊,严格遵照医嘱服药,尤其是强心、利尿药,由于药理特性,必须绝对控制剂量,按时、按疗程服用,以确保疗效。

这篇文章各位可千万别随手分享给老一辈人就完事儿了,现在心绞痛、心肌缺血、猝死的人逐渐年轻化,这也和我们的生活方式分不开。如果大家能仔细阅读这篇文章,相信会对您的健康有一定的帮助的。

—THEEND—

相关文章回顾

?总是没理由的头痛?您该试试这个方子啦!

?谁说肝证多实无虚,今天就让您见识见识肝气虚!

更多相关文章请在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