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中医治疗中,抑郁症有非常多效果好的方子,今天选择一个宠儿——*连温胆汤。
我在临床诊治抑郁证时把它分为两大类型:
一,兴奋型(阳证):表现为烦燥、口若悬河、激动、心率增快、大便干结、面红发热、易怒脉大数等火热表现,常辩证使用大柴胡汤、白虎汤、百合饮、天王补心丹等加减。
二,抑制类(阴证)表现为沉默不语或独自念念有词、少气懒言、注意力不集中、无精神、大便溏薄、畏寒肢冷脉沉无力等阳气不足阴寒等证,用药以提振阳气为主,常辨证使用麻*四逆汤、归脾四逆汤、麻*附子细辛汤、附子理中丸、桂枝附子汤加减。
临床上所见,大多是以心烦失眠为主的郁证。
a.主诉非常多,或然证很多的这种,柴胡加龙骨牡蛎效果非常好,用的机会也多,都是女性为主。
b.以头目昏昡伴多梦失眠的,为痰饮作崇,治以《医学心悟》半夏白术天麻汤,疗效确切。
c.中焦有寒,虚劳腹痛,心中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中焦有热,热扰胸膈,栀子豉汤主之。以上这几首方剂,柴胡剂用得最多,师父讲过‘’女子多郁用柴胡,男子耗气用*芪"。
抑郁症又称抑郁障碍,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可见心境低落与其处境不相称,闷闷不乐,自卑抑郁,睡眠障碍,悲观厌世,部分患者有明显的焦虑和运动性激越,可有自杀企图或行为。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及工作压力的增大,抑郁症的患病率呈增加趋势。
抑郁症属中医学郁证范畴。
“痰郁致郁”为指导,采用*连温胆汤加减治疗抑郁症经验介绍如下。
抑郁症的发生与七情内伤(情志因素)、素体亏虚(体质因素)及当前社会现状(社会因素)等有关,其中情志因素是致病的关键。
长时间烦闷生气、思虑过度、心情抑郁、喜怒无常等,不良情绪无法排遣,郁积心中,导致气机运行受阻或失调,影响脏腑功能,从而引发各种身心疾病。
抑郁症的病位在心、脾、肝、胆。其原总由于心。
痰热内扰为抑郁症最常见的病机。
*连温胆汤组成为*连、竹茹、枳实、半夏、陈皮、茯苓、甘草、大枣,清热化痰,燥湿和中。
心火明显者,加莲子心清心降火;
痰郁重者,加石菖蒲、远志、天竺*等豁痰开窍,再甚者加礞石坠痰下气;
脾失健运者,加干姜、红参温中健脾;
气郁者,加郁金、香附行气解郁;
失眠多梦者,加首乌藤、合欢花养心安神;
心神不安、易慌易恐者,加煅龙骨、煅牡蛎重镇安神;
有瘀血者,加琥珀粉活血化瘀。
案例:
李某,女,30岁。焦虑、失眠多梦3个多月。患者产后3个月内一直忧虑重重,疑神疑*,呆滞不语,自谴自责,哭笑无常,伴失眠多梦、纳呆。现症:述害怕与他人交流,恐怕自己说错话,怕他人嘲笑、讨论自己,经常想象他人讨论自己的场景,怀疑孩子会基因突变,难以自拔,因此不能入眠,时时流泪,不能自已,舌质红,苔*腻,脉沉。
西医诊断:抑郁症(强迫症)。
中医诊断:产后抑郁;
证属痰火内扰,心虚胆怯。治宜清热涤痰,宁心定志安神。
方用*连温胆汤加减。
处方
连10g,竹茹10g,法半夏12g,陈皮15g,炒枳实15g,石菖蒲12g,远志12g,胆南星10g,人参10g,天竺*10g,首乌藤30g,合欢花15g,百合30g,生地*15g,琥珀粉3g。7剂。
二诊,患者可自行与人交流,但仍疑虑不能自制,不敢正视侍诊者,寐差,舌质红,苔*腻,脉沉。初诊方加礞石20g,以加强镇惊安神的作用,14剂。
三诊,自诉情绪逐渐稳定,诸症均明显减轻,但仍心悸,恐慌,胆小,害怕,舌质黯,苔*,脉沉。
此乃病久劳心,耗伤气血。辨证为心虚胆怯,气血两虚证。治宜补气养血,宁心安神。
处方:桂枝12g,炙甘草15g,煅龙骨30g,煅牡蛎30g,生姜10g,大枣30g,小麦30g,生地*15g,当归12g,川芎10g,白芍12g,茯苓30g,白术10g,百合30g,琥珀粉3g,炒酸枣仁3g,法半夏12g,陈皮15g。7剂。
四诊,服药后诸症状明显改善,心情也有所好转,交流友好,无再添新症,效不更方,续服7剂。
随访3个月,患者述其状态稳定。
按
连温胆汤清热化痰,理气导滞;佐以胆南星、天竺*、石菖蒲、远志涤痰化浊;首乌藤、合欢花、百合养血解郁,行气消滞,除烦安神;加生地*滋阴清热,防清热行气药加重阴伤之势;因产后血虚,气津两伤,气为血之帅,气虚则气滞,气滞则血瘀,故用琥珀粉活血化瘀兼镇静安神。
二诊患者仍疑虑不能自控,痰浊壅盛之症仍重,故加礞石以坠痰下气,镇静安神,加强祛痰之力。
三诊,患者实证已退,诸症减轻,伴有心慌、恐惧等虚象症状,以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甘麦大枣汤合四物汤方加减,药用桂枝、炙甘草振奋心阳;煅龙骨、煅牡蛎潜镇心神;甘麦、大枣养心安神;四物汤补血养血,且补血而不滞血,滋阴而不燥热;白术、茯苓健脾补脾,宁心安神;加百合、炒酸枣仁、琥珀粉养心肝之阴,清心安神,兼活血化瘀。
1.韩松洁,刘强波.刘建设运用*连温胆汤治疗抑郁症的经验[J].河北中医,,40(06):-+.
2.(以上文字来自老师们的交流,书友会留言)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