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乌藤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脾胃虚寒型胃脘痛辨治经验三补中益气汤 [复制链接]

1#
姚某,女,45岁。年10月12日初诊,主诉:胃脘隐痛1周,现病史:近一周无明显诱因出现胃脘隐痛,按后得舒。平素饮食不佳,大便质稀,白天久坐头晕,精神疲乏,夜间时觉烦热,舌质淡苔薄白边齿痕。既往慢性胃炎史1年。脉症合参,证属脾胃气虚,失于濡养;治以健脾益胃,和中止痛。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减。处方芪20g,*参20g,白术20g,升麻12g,当归10g,柴胡12g,陈皮12g,厚朴12g,苍术10g,砂仁10g,薏苡仁30g,山药30g,焦楂20g,神曲20g,炒麦芽20g,炒莱菔子20g,炙甘草6g。7剂,水煎,日1剂,分温3服。年10月19日二诊:诸症消,胃痛愈。处方:守前方5剂,服法同前,巩固疗效。按:胃脘隐痛,按后得舒,此属虚证。脾胃运化失职,则饮食不佳;气血水谷化生乏源,则精神疲乏;中气下陷,大便久稀;津液代谢失常,则水聚成湿,舌生齿痕;“脾胃气虚,则下流于肾,阴火得以乘其土位,故脾症始得”,则夜生身热而烦。老师以补中益气汤健脾和中,方中*芪、*参益气补中;白术补气健脾;升麻、柴胡升提中气;当归补血养血;陈皮理气和胃;炙甘草调和诸药;配厚朴、苍术健脾燥湿;砂仁、薏苡仁、山药行气健脾;焦楂、神曲、炒麦芽、炒莱菔子健脾消食。诸药相伍,对症用药,患者7剂即愈[1]。参考文献:[1]雷镇瑜,戴天木.戴天木教授辨治胃痛医案5则[J].光明中医,,31(13):-.

古今医案云平台

提供40余万古今医案检索服务

支持手工、语音、OCR、批量医案结构化录入

设计九大分析模块,贴近临床实际需求

支持平台海量医案与个人医案协同分析

云医案APP

云医案V1.2.4新增健康医历、快速采集的功能。对写医案、说医案和扫医案的字段输入进行整体优化以及局部功能变更,医案管理、医案同步、个人中心做了相应调整。

仅支持安卓手机,扫描下方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