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广门清法师法语》火腾水降,交发立坚,湿为巨海,干为洲潬。以是义故,彼大海中火光常起,彼洲潬中江河常注。水势劣火,结为高山,是故山石击则成焰,融则成水。土势劣水,抽为草木,是故林薮遇烧成土,因绞成水。交妄发生,递相为种,以是因缘,世界相续。火腾水降,交发立坚,湿为巨海,干为洲潬:这里进一步帮助我们分析液体的海和固体的陆地是怎么形成的。从究竟义讲,我们知道,都是心的性具功德随缘显现。佛为了开导众生,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是火与水这二性的交互作用。以上不是讲了嘛?我们心里的性具功德既可以突变大海高山,也可以渐变,用相互之间的和合、分离的那种因缘、相互之间的作用影响来显现。所以「火腾水降」,火性跟水性都是我们的性具功德。一定要注意——这是佛恒顺众生的心态。因为火往上升,水往下降。那比如中国人站在北半球,看到火往上升,水往下降;巴西人站在南半球,他看到的是不是应该与中国人相反的?所以在这里来讲,火和水,火是热性,水是凉性,实际上就是一种交互作用,对待之性,明白吗?你如果要刻意说这是上下的话又错了,这是佛没有办法的办法,恒顺世间人而讲「火往上升,水往下降」,是不是啊?这是我们自性中的本来功德,佛不这样讲就没有办法开口,大家明白吗?因为出世间的法没有办法用世间的语言来表达,这都是强词夺理。学经不能依文解字,要用智慧来观照,也可以把这个讲成「水火共生」之义。交发立坚:交发,究竟法理解为这两种因缘对待的时候,而引发出器世间的这种物质。坚,这是指海水和陆地,包含固体,也包含液体;立,这里解释为「成就」,也可以解释为「显现出」。你不能理解成因缘和合而产生,那是讲小乘法,好像把面粉和米粉和起来制成了饼干,不是这样理解。这个「交发立坚」,如果打官腔的话,就是水火相济、因缘和合,而成为器世间。湿为巨海,干为洲潬:这两者因缘和合,如果相互都是半斤对八两,它们和合不能形成大海或者高山,那你还是火性,我还是水性。那么它在对待的过程中,有时候是火性胜于水性;有时候是水性胜于火性;有时候是两者平衡,没有一定。如果这个火性胜于水性,那就是「干」。干为洲潬,「洲」是大块的国土,我们这里是五大洲中的亚洲;「潬」呢,就是海中间的一块陆地,比如台湾岛啊、海南岛啊,叫「潬」。这「干」是火性胜于水性;水性胜于火性叫「湿」,湿为大海——巨海、长江、小河,是不是也等于是「湿」啊?「湿」遍于天下。那么水火交互,在大地上是这样,在太虚空那就是星星月亮。这是讲我们看到的虚空万相的来历。以是义故,彼大海中火光常起:以什么义故呢?就是水性和火性,是「性」的交互作用,从这个角度来理解,即「以是义故」。彼大海中火光常起:有的人听了就不相信,怎么水里还会起火呢?因为水里起火百年不遇。有些人几十年的生命,他哪能遇得到?所以别人说了他不相信。这些人很古怪,凡是自己没有看到的,他一概都不相信。讲到这个现相,有一则公案要提出来。佛在世的时候琉璃大王诛戮释氏家族,到最后还要去杀佛,但是被佛的庄严相所震撼,不敢动手,跪下来了。佛讲:「你七天之内,必为烈火烧死,下无间地狱」!他害怕了,就开了许多战船到海上,为什么?他认为水可以灭火啊!果然七日之内,大海内升起熊熊大火,葬身烈火地狱!他能逃得了?海中是不是起火啊?这是第一个。页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