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眠出汗,醒后汗止,谓之盗汗。祖国医学认为多属阴虚。
一、补阴止汗方
大熟地24克怀山药24克山萸肉10克五味子10克芡实米24克菟丝饼24克沙苑子24克桑螵蛸10克金樱子10克远志肉10克茯神10克首乌藤30克生龙骨10克(先煎)生牡蛎15克(先煎)
滋元阴而交心肾。
盗汗,属心肾不交,阴分亏损者。
每日1剂,分2次煎服。
北京名老中医白啸山医案(白啸山。北京市老中医经验选编.第1版.北京:北京出版社,).
二、滋阴敛汗方
石斛9克麦冬9克连翘15克栀子9克*芪15克浮小麦30克龙骨9克牡蛎30克白芍9克五倍子9克川续断9克桑寄生30克十大功劳叶12克甘草3克
滋阴益气,敛表止汗。
盗汗,属阴虚内热者。治1例,9剂告愈。
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河南名老中医孙一民主任医师医案[孙一民,临证医案医方(修订本),第1版.河南:河南科技出版社,
三、止汗汤
生地6克玄参15克沙参9克石斛9克麦冬9克山栀9克连翘9克竹叶9克功效龙骨9克牡蛎30克浮小麦30克五倍子9克
养阴、清热、止汗。
阴虚内热之汗出。
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
同上。
四、归连汤
当归、生地、熟地、*芩、*连、*柏各10克*芪20克
养阴清热。
盗汗,证属阴虚者。
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
贾河先,等.百病良方第一集(增订本).第3版.重庆: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重庆分社,.
五、敛汗方
牡蛎30克*芪、麻*根各20克
涩津止汗。
盗汗。
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
同上。
六、桑叶饮
夜汗。
焙末,米汤每次送2钱(6克)。
名老中医魏龙骧教授(卢祥之。名中医治病绝招.第1版.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七、加味牡蛎散
煅牡蛎克生*芪克麻*根50克五味子50克
益气固表止汗。
夜寐盗汗,体常自汗,属气虚表弱,卫阳不固之证者。
久病气虚加人参须6克;阴虚燥热加生地10克白芍10克;心悸眠差加酸枣仁10克、麦冬10克。
上药研粗末,瓶贮备用。每次10~20克,用浮小麦15g同煮,滤去渣热服,每日2次。
本方对病后体虚之自汗盗汗极为适宜,但对亡阳的大汗淋漓则不能胜任。
医院陈树森教授(陈树森。陈树森医疗经验集萃.第1版.北京:人民*医出版社,).
八、五倍子散
五倍子适量。
盗汗,自汗。
研极细末,瓶贮备用。每次2~3克,用温开水调成糊状,临睡时敷肚脐窝,上盖纱布,以胶布固定,次晨除去。
脐部有湿疹或皮肤破损者不用。用5~6次无效者停用。
九、外敷止汗散
郁金粉0.24克牡蛎粉0.06克
小儿各种疾病(不包括肺结核)伴有盗汗。
以米汤适量调匀,分2份敷于患儿左右乳中穴,每日更换1次(如有皮肤过敏者,可隔日1次)。
吴宜澄,等。止汗散外敷治疗小儿盗。中医杂志,,26(6).
十、外敷敛汗散
五倍子粉2~3克飞辰砂1~1.5克
肺结核盗汗。
加水调成糊状,涂在塑料薄膜上敷于脐窝,用胶布固定,24小时为1次。
刘敬东。五倍子飞辰砂敷脐治肺结核盗汗。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3(3).
注:浙江中医学院是现浙江中医药大学,下同。
十一、补虚止汗方
生熟地各15克仙茅12克淫羊藿12克苁蓉12克五味子3克菟丝子24克枸杞子12克浮小麦12克炙鳖甲12克穞豆衣24克阳起石15克白芍15克蛇床子12克
滋阴固涩,益肾助阳。
盗汗并阳痿。
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
衡少白,阳痿盗汗可同治,上海中医药杂志,,4
崇华堂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