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乌藤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制何首乌 [复制链接]

1#
何首乌

中药故事

何首乌故事

何首乌原本是一个人的名字,因此人久服此药而得名。这种药物名“交藤”,对于它的来历还有着一个美丽的传说。

何首乌,顺州南县人,祖父名叫能嗣,父亲名叫延秀。能嗣原名叫田儿,体弱多病,不能生育,年五十八,尚未娶妻成家,常常羡慕仙家道术,便随师居于深山老林之中。

一天夜里,何首乌酒醉后睡卧于山野间,朦胧中看见两株藤本植物,相距三尺多,苗蔓忽然相交在一起,久而始解,解后又交。田儿见此情景,甚为惊异,次日清晨就连根掘回。他遍问众人,没有一人能够认得这是什么植物。

后来,有一位山老忽然走来,田儿出示此物询问,山老回答道:“你既然年老无子,此二藤相距三尺多,苗蔓忽然相交在一起,久而始解,解后又交,实在奇异,这恐怕是天赐的神药吧,你何不服用试试呢?”

于是,田儿便将所挖之根捣为细末,每天早晨空腹时以酒送服1钱,连服数月后更感强健,因此常服不断,后又加至每日2钱。一年后,田儿所患诸病痊愈,本已花白的头发变得乌黑油亮,原已苍老的容颜变得光彩焕发,遂娶妻成家。十年之内,田儿生了好几个男孩,于是将名字改为能嗣。

此后,他家即将此药当作传家宝一代一代传下去,能嗣又让儿子延秀依法照服,父子二人都活了多岁。

延秀生儿名叫首乌,首乌依爷爷、父亲之法亦服此药,也生了好几个儿子,活了多岁,虽是百岁老人,头发却乌黑如漆。

不久后,有一个叫李安期的人,与何首乌的同乡关系亲密,偷偷打听到这一秘方后服用,也成了一个老寿星。于是,他遂将这事广加传播,一直流传至今。

何首乌

基本介绍

何首乌又名交藤、交茎、地精、为蓼科多年生缠绕藤本植物。它是补肾的良药,而肾在中医里是脏腹十二经之根,先天之本。也就是说肾衰则五脏衰。自唐宋以来,中医古籍即有使用何首乌的记载。是一种珍贵的中药材,同时它又被赋予很多神话色彩,有很多不平凡的传说。

本品为何首乌的炮制加工品。

本品为不规则皱缩状的块片,厚约1cm。表面黑褐色或棕褐色,凹凸不平。质坚硬,断面角质样,棕褐色或黑色。气微,味微甘而苦涩。

苦、甘、涩,温。

归肝、心、肾经。

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强筋骨。用于血虚萎*,眩晕耳鸣,须发早白,腰膝酸软,肢体麻木,崩漏带下,久疟体虚;高血脂。

6~12g。

本品为蓼科植物何首乌的干燥块根,其藤茎称“夜交藤”。秋、冬二季叶枯萎时采挖,削去两端,洗净,个大的切成块,干燥。

解*,消痈,润肠通便。用于瘰疠疮痈,风疹瘙痒,肠燥便秘;高血脂。

两者区别

何首乌是一个统称,中药何首乌有生首乌与制首乌之分:生首乌,就是刨出来直接晒干了,跟那生晒参差不多;

制首乌,这个制首乌就很有讲究,传统就是把首乌挖出以后削成片,用黑豆*酒汁浸泡,蒸完了以后再晒干,晒干以后再蒸,蒸完以后再晒干,九蒸九晒,最后得到制首乌。

生首乌与制首乌,其药效各有所不同,在中药店里常看到的是制首乌。生首乌具有解*、消痈、润肠通便等功效;制首乌具有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强筋骨等功效。

制何首乌

功效与作用

1.解*通便

何首乌具有解*、润肠、通便之功能,可用于风疹瘙痒、肠燥便秘、高血脂等病症的治疗。

2.强筋健骨

何首乌还具有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强筋骨的功能。适用于血虚、眩晕耳鸣、须发早白、腰膝酸软、肢体麻木、崩漏带下、久疟体虚等患者。

3.预防动脉硬化

何首乌纤维蛋白的溶解活性,可使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减少廊栓或微血栓的形成,能直接减少或避免大脑及心血管病变的发生,改善、纠正并防治脑血管意外等临床病症。何首乌中丰富的卵磷脂,是构成神经组织、白细胞及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不但可抗动脉硬化,而且能促进毛发生长。

4.增强抵抗力

何首乌有降血脂及胆固醇,增强机体抗寒能力,促进红细胞生成等作用,对头晕、失眠、盗汗、遗精、白带异常等均有较好的食疗放果

制何首乌

食用方法

制何首乌

适宜人群

制何首乌

注意事项

1、何首乌忌与铁器一起煮食。

2、制首乌是补血药,主治肝肾阴虚引起的须发早白。对脱发不是很有用。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