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01、我家后面的园叫什么?我怎样看待这个园子?
(1)百草园。(2)那时是我童年的乐园。
02、夏秋季节百草园的景物?
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云雀从草间窜向云霄。泥墙根一带还有油蛉、蟋蟀、蜈蚣、斑蝥。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还有像小珊瑚珠似的覆盆子。
03、长妈妈讲的故事?
美女蛇的故事。
04、冬天的百草园最有趣的事情是什么?收获怎样?
(1)雪地捕鸟。(2)麻雀居多,也有张飞鸟。
05、寿镜吾老先生家书房的陈设?
(1)中间挂着一块匾,上面写着“三味书屋”;(2)匾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
06、见先生的礼节?
书房中没有孔子牌位,我们就对着那匾和鹿行礼。第一次算是拜孔子,第二次算是拜先生。第二次行礼时,先生便在一旁和蔼的答礼。
07、先生是怎样的人?
(1)他是一位高而瘦的老人,须发花白,还带着大眼镜。(2)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3)也是一位开明的老师。
08、什么事情惹得老师不高兴了?
我上了生书,将要下来的时候问先生:“怪哉”这虫是怎么回事?老师说不知道,而且脸上有怒气了。
09、三味书屋里的学习生活是怎样的?
(1)读书(2)正午习字(3)晚上对课。
10、我们淘气贪玩时,老师对我们的态度是怎样的?
他有一条戒尺,但不常用。有罚跪的规则,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大声说:“读书!”
11、我为什么会认为先生读的一定是极好的文章?
因为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拗过去,拗过去。
12、三味书屋的游戏有哪些?(1)爬上花坛折梅花
(2)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捉了苍蝇喂蚂蚁
(3)用纸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做戏,画画儿(用“荆川纸”描绣像)。
13、我在三味书屋画了哪两本绣像?
(1)荡寇志(2)西游记
14、文章中叙述了作者童年在哪两个地方的学习和生活?
(1)百草园(2)三味书屋
15、本文题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你从这个题目得到了哪些信息?
(1)“百草园”“三味书屋”点名全文记叙的两个地方。“从……到……”表明文章是按“百草园”在前,“三味书屋”在后的时间和空间顺序来写的。
(2)全文叙写了作者儿时两处的生活片段。第一部分,记叙百草园的生活;第二部分,记叙三味书屋的生活。
(3)表明了作者由幼时玩乐到长大读书的过程。
16、百草园有哪些乐趣?
美丽的四季景色,神奇的传说(长妈妈讲的美女蛇的故事),有趣的游戏(雪后捕鸟)。
17、三味书屋是我的启蒙学唐,儿童天性让这所“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充满别样情趣。作者为我们描绘了哪几个有趣的场景?
严厉的学堂,也因孩子们的天性染上一层轻松的色彩:后园的折腊梅花,捉苍蝇喂蚂蚁,课堂之上人声鼎沸,不知所云的读书声,先生读书时有趣的样子,纸盔甲游戏和画画等。儿时的读书逸事在成年后的作者心中留下的是清晰而惬意的记忆。
18、课文前半部分写百草园,后半部分写三味书屋。这两部分存在什么关系,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①衬托关系。用百草园自由快乐的生活衬托三味书屋枯燥无味的生活,揭露和批判封建腐朽、脱离儿童实际的私塾教育。
②对比关系。用百草园自由快乐的生活同三味书屋枯燥无味的生活作对比,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同时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满。
③统一关系。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美好生活的回忆,表现儿童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
19、文段为什么要写到关于吃像人形的何首乌根可以成仙,并插叙关于美女蛇的内容?
增添了百草园的神秘色彩和无限情趣,突出百草园是乐园。
20、在众多植物中,作者偏偏着重写何首乌原因是什么?
因为何首乌根是鲁迅回忆童年时光的一个载体,是一个典型代表,它代表了鲁迅年少时期对新鲜事物的好奇之心,也反衬了封建教育体制对儿童兴趣的扼杀。
21、简述《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的意义。
描述了儿时在家中百草园得到的乐趣和在三味书屋读书的乏味生活,揭示儿童广阔的生活趣味与束缚儿童天性的封建书塾教育的尖锐矛盾,表达了应让儿童健康活泼地成长的合理要求。
22、少年鲁迅对三味书屋的生活哪些地方不满意?
①拘束的礼节②问“怪哉虫”老师不予回答③读的内容枯燥难懂
23、你怎样看待寿无镜老师?
方正、质朴、博学,比较开明、不打学生,对学生既和蔼又严格,但在封建社会里,他的教学内容、方式都是守旧的。
24、文中三个“也许是”表达了我怎样的心态?为什么在“蟋蟀”“覆盆子”和“木莲”的前面加上“我的”,后边加上“们”?“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这一段流露了作者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怎样的感情?
三个“也许是”表示猜测,估计或不能肯定的语气。加上“我的”表示我跟“蟋蟀”“覆盆子”“木莲”的亲密关系,加上“们”是拟人化用法,而且表示数量多。表达了作者对百草园的留恋和怀念的心情。对百草园的喜爱、留恋的心情,以及去对三味书屋无奈、和有所畏惧的感情。
25、三味书屋是我的启蒙学唐,儿童天性让这所“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充满别样情趣。作者为我们描绘了哪几个有趣的场景?
严厉的学堂,也因孩子们的天性染上一层轻松的色彩:后园的折腊梅花,捉苍蝇喂蚂蚁,课堂之上人声鼎沸,不知所云的读书声,先生读书时有趣的样子,纸盔甲游戏和画画等。儿时的读书逸事在成年后的作者心中留下的是清晰而惬意的记忆。
26、班级开展《朝花夕拾》阅读交流活动,同学们踊跃发言,畅谈自己的阅读心得。小明抢先说:“阅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我真切地感受到小主人公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请你从《朝花夕拾》其余的篇目中选择你熟悉的一篇,简述你的阅读心得。(3分)
①阅读《阿长与〈山海经〉》,我真切地感受到鲁迅先生对儿时保姆阿长的怀念。阿长虽然粗俗,但她心地善良,热心帮助孩子解决难题。
②阅读《藤野先生》,我赞赏藤野先生正直热诚、治学严谨的高尚品质,也真切地感受到鲁迅先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③看完《五娼会》,我和鲁迅先生一样心中有种淡淡的哀伤,一场难得一遇的赛会被父亲的不理解和专制搅得索然无味。真心希望家长们都能顺应儿童的天性,采取正确的方式教育孩子。